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

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

ID:47005182

大小:260.0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9-12-03

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1页
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2页
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3页
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4页
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原课件绪论及第一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讲:孙爽晴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编写组总学时:54周学时:3成绩记载:1、20%听课及考勤2、20%平时作业(开卷)3、60%期末考试(闭卷统一考试)开课对象:全日制本科公共政治理论课,必修章节结构本课程讲授共分八个部分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2、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课时:3讲授要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2)

3、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二)马恩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马克思生平事迹简介恩格斯生平事迹简介总之,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分不开: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和经历。革命实践使他们实现了世界观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他们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解决了现代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面临的时代课题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吸

4、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主要是批判地继承了:(1)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1.康德2.费希特3.谢林4.黑格尔5.费尔巴哈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

5、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6、)。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7、最后一章。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叶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它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建立了实质上是先验唯心主义的调和矛盾的哲学体系和不可知论。费希特从唯心主义立场上继承和批判了康德,建立了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谢林改造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继承前辈哲学家的基础上,创建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

8、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德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