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家教

暑假社会实践家教

ID:47006647

大小:17.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2-03

暑假社会实践家教_第1页
暑假社会实践家教_第2页
暑假社会实践家教_第3页
暑假社会实践家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暑假社会实践家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暑假社会实践家教实践目的:通过做家教对目前中学生学习和缴费情况进行调查,与大学生生活与学习情况对比,了解目前社会教育体制的利与弊.实践内容:主要对初三及高三学生的暑期生活进行调查,以及家长对升学的看法进行比较统计.关键字:升学率,排名,费用,工作,家教报告内容一,调查概况:在我们感叹大学门槛高的时候,现在,中学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目前成都市区及双流重点中学的入学学费普遍在一万元左右,比一所大学的入学费用还高.而在其收费项目中,很多是不合理的收费,如;"建校费","教育基金","赞助费"等.中学收费似乎成了"无底洞".而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

2、初三,高三学生,虽然都是在提倡"减负",但学习负担一点也没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了.几乎每个处于毕业年级的学生都在上补习班或请家教.oh100..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上重点学校,中学生在假期几乎没有休息,都在学习.二,报告主体:(l)先我对成都区县的初,高中入学费进行统计,所有重点中学收费不低于1万元.若你不是该地区的学生,则还须交"建设费,一般在1万元左右.这样,一名外地生到这里上中学,他就必须缴近2万元的费,比上大学的费用高了近4倍!一般收费状况如下:具体见原样.总计要将近1万多.而一所大学的收费如下:学费4000住宿费1000用品费320

3、讲义费400医疗费200总共6000元左右.(2)中小学校学校乱收费缘何成"无底洞"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点:l,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今年初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多少提供了答案.报告指出,我国公共教育支出虽然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旺盛的教育需求相比,缺口仍然很大.为维持正常运转,稳定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有些学位只好巧立名目,转而向学生收费.同时,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十分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相差甚大.即使在同一地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也有差别.对一心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来说

4、,为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不惜血本.久而久之,学校与家长之间便在乱收费问题达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默契".由此可见,导致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要根治,不可能只是寄望于某一方面的政策,只能通过综合治理来实现.2,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业内人士认为,学校乱收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受利益驱动,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市纪委一位工作人员私下对记者说,这次之所以能查出3000多万元来,没有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实上,每年去各所学校检查收费情况的部门并不少,但最后往往都流于形式.二是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学校自身经

5、费困难.市一位小学校长说,除了工资,上级发给我们的教育经费是每学期每生10元,快10年了,几乎没增加过,还不够交水电费的.省会尚且如此,偏远的乡村更可想而知.三是教育资金被有关部门截留.挪用,某些学校主管部门充当了"盘剥者"的角色.一位中学校长向记者坦言,在教育投入上,教师工资,学校运转以及必须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支持.但这些钱常常在某些方面卡了壳.有时候,甚至连学杂费此类专项收入也被有些单位和部门挤占挪用了.虽然学校的收费如此的高,但家长们还是争先恐后的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还为孩子报很多补习班,请家教等等,似乎只要孩子学习好;他们并不在乎

6、花多少钱.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能受得了吗以一个初三学生的暑期时间表为例:详见原材料:减负门都没有!减负,想说爱你不容易!作业少多了是暂时现象,因为现在是风头上.双休日怎么过跟老爸老妈上书店呗.寒暑假怎么安排老师和父母早安排好了,如到图书馆做作业,上老师家'吃小灶',上同学家探讨习题,有时爸妈开恩,也会让我们到青少年宫喊一嗓子.其他一些安排,现在还不便说,反正都是为了学习,老爸老妈从我们一跨进中学就赠送了一条座右铭,说是伟大领袖当年给全国人民的座右铭:学习学习再学习!睡眠状况怎么样总是'春眠不觉晓',又老会惊醒,为啥不知道!梦里好像同

7、学们都在看书做作业,就惊醒了,不敢再睡了;生怕落后,生怕爸妈骂.不过,有时课间十分钟倒是睡得挺沉的.看电视别提呐!读小学时,每天下午放学'人约黄昏后',看动画片,卡-通片是雷打不动的.一上中学,老爸老妈首先剥夺的,就是看电视的权利,并且从此成了一个'两点成一线'的运动员.什么是'两点一线'就是每天机械地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来回奔波!这叫做:人上中学,身不由己.现在减负了,有时间看电视了,家长还走不让看.说老实话,就是让看也看不放心,老惦念考试呀,分数呀什么的.听到过一个保健品的电视广告吗广告词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

8、命根.'那就是中学生的心灵写照!总之,是减了书包不减心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