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

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

ID:47033992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2

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_第1页
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_第2页
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_第3页
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_第4页
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铁水预处理工艺模式的选择作者:张龙强田乃媛徐安军姜晓东国家十一五规划优化发展冶金工业的要求中明确指出:淘汰落后、鼓励企业跨地区集团化重组、建设钢铁基地等。因此,一些钢铁企业面临重组、改造,沿海地区还有新的大型钢厂要建。殷瑞钰院士指出:钢厂应该朝着紧凑、连续、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铁水预处理工艺对现代钢厂尤为重要,已经从最初为满足冶炼低硫或极低硫钢种的需求,发展成为炼铁-炼钢-凝固过程优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随着专用转炉脱硅、脱磷工艺技术的开发与进展,正在形成一种全量铁水进行"三脱"预处理的先进工艺。新一代钢厂应大胆采用全量铁水

2、三脱预处理工艺,以建立起高效低成本的洁净钢生产工艺平台,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快大型转炉节奏,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紧凑、高效、节能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铁水预处理的选择需要考虑效果、成本、效率等因素。铁水预处理顺序的选择1CaO作"三脱"剂(1)脱硅-脱硫-脱磷顺序--铁水沟处铁鳞脱硅铁水脱硅是放热反应,铁水温度越低,脱硅的效果越好。考虑到铁水的脱硫温降和运输、等待温降,若将脱硅置于脱硫之后,脱硅时的铁水温度将较铁水沟脱硅更低,铁水预脱硅工序应尽量置于脱硫之后,而不是在脱硫之前。--脱硫反应平衡时[%S]达10-4数量级,可满足所有钢种的要求

3、;温度的变化对铁水脱硫效果的影响很小,因此脱硫可考虑提至脱硅之前,在确保脱硫效果的同时使脱硅也处于较好的热力学条件下。--转炉内脱硅、脱磷有资料表明:铁水中[%Si]大于0.15时为脱硅期,[%Si]小于0.15时脱磷反应才会开始,脱磷反应是放热反应,较低温度的脱磷炉内脱硅的热力学条件应是最佳的。因此应取消铁水沟处的高温脱硅,将其移至脱硫之后的脱磷转炉内和脱磷一同进行。(2)脱硫-脱硅、磷顺序"脱硫-脱硅、脱磷"顺序的情况下,脱硫反应平衡时量[%S]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将脱硅任务放在脱硫之后完成,能明显改善CaO粉剂脱硫的热力学条件。(3)

4、脱硅、脱磷-脱硫顺序在"脱硅、脱磷-脱硫"顺序的情况下,脱硫反应平衡时[%S]为10-3数量级,而在"脱硅-脱硫-脱磷"顺序下,[%S]为10-4数量级,在"脱硫-脱硅、脱磷"顺序下,[%S]为10-5数量级。显然"脱硫-脱硅、脱磷"顺序下CaO粉剂脱硫反应的热力学条件更好。(4)同时"三脱"机理研究表明:用氮氧复合气体作载气喷吹CaO粉同时进行铁水预处理"三脱"反应时,脱硅、脱磷主要是在喷枪附近的高氧势区进行的瞬时接触反应;脱硫则是还原性渣和铁水之间的持久接触反应。对铁水预处理脱硅来说,脱磷转炉顶吹氧加CaO粉剂脱硅的热力学条件是最优的

5、。CaO的脱磷能力受铁水温度的影响很大,在其它操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在低温下脱磷。"脱硫-脱硅、脱磷"顺序下,专用脱磷转炉脱磷时铁水的温度较同时"三脱"时低。综合比较认为:CaO作三脱剂时,脱磷应在脱硫之后,并在专用转炉内进行最佳。喷吹CaO粉剂同时进行铁水"三脱"的脱硫能力相对最弱。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原因:同时"三脱"在同一个容器中既要实现氧化脱磷、脱硅,又要完成还原脱硫,两者都要兼顾,在热力学上存在着矛盾,工艺上也不好实现。而将脱硅、脱磷和脱硫分阶段处理,分别创造氧化和还原的气氛,显然比同时"三脱"的热力学条件更优化。由以上计算

6、与分析可知,CaO作三脱剂时的最佳预处理顺序为:脱硫-脱硅、脱磷。2镁粉作脱硫剂,CaO作脱硅、脱磷剂从热力学角度看,理论上"脱硅、脱磷-脱硫"顺序下镁粉能将铁水中的[%S]降至10-6~10-7数量级,而"脱硫-脱硅、脱磷"顺序下镁粉只能将铁水中的[%S]降至10-5~10-6数量级。但由图1可知,温度对脱硫的影响较小,但对硅磷却有着很大的影响,高温不利于脱硅磷,1500℃时,硅、磷含量在0.01%以上,不能满足要求,此时硫含量为20ppm,满足要求,因此综合考虑,镁粉作脱硫剂,CaO作脱硅、脱磷剂最佳顺序为:脱硫-脱硅、脱磷。图1镁粉

7、为脱硫剂时温度对"三脱"效果的影响3CaC2作脱硫剂,CaO作脱硅、磷剂CaC2脱硫的反应式为:CaC2+[S]=CaS(S)+2[C],计算结果见表1、2。比较表1、2可以看出,CaC2作脱硫剂时,不同预处理顺序对脱硫效果影响不大,但由表13知,低温利于脱硅、磷,因此"脱硫-脱硅、脱磷"顺序能改善脱硅、脱磷反应的热力学条件。4苏打灰作脱硫剂,CaO作脱硅、磷剂苏打灰的主要成分为Na2CO3,用苏打灰脱硫,工艺和设备简单,主要缺点是:铁水中加入苏打时产生大量的氧化钠挥发物,操作环境恶劣。此外,渣中氧化钠侵蚀铁水包衬,并且因渣的流动性过好,

8、造成机械扒渣困难。Na2CO3与铁水中[S]的作用,一般认为按下式进行:Na2CO3(l)+[S]+2[C]=Na2S(l)+3CO(g)。经过热力学计算,不同预处理顺序下的结果如表4、5所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