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ID:47047407

大小:111.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8

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1页
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2页
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3页
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4页
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彩联盟高三返校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答案】A(B.沉鱼落雁;C.一分;D.无机可乘chénɡ)2.【答案】C(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不合“书本语言”这一使用对象。A.推介:推荐介绍。B.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D.从“生物的时钟和罗盘”“生物定位和通信”看,此处“和”使用正确。)3.【答案】A(“一等奖”“和三等奖”均应置于引号外)4.【答案】B(A.“造就记录”搭配不当,可改为“创下记录”;C.偷换主语,“同时也是子女留学的首选地”缺少主语;D语序不当,应为“以增加顾客驻留的时间,提高

2、消费的可能性”。)5.【参考答案】①就会导致一些人不能做到道德自律(“道德自律”必须出现,意思对,即可给分。)②信仰与道德自律相辅相成③信仰是最高的意识形态(能写到“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即可给分。)6.【答案示例】(1)大量城市人口居住空间逼仄,犹如生活于罐头之中;城市生活与自然远离,犹如罐头中的食品与氧气隔绝。(其它言之有理者,亦可给分)(2)城市的天空被高楼瓜分得越来越窄,而我们是一群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无奈的飞鸟,呼吸着浑浊喧嚣的空气,用几缕瘦弱的阳光,抚平烦躁的日子,在夜深人静时回忆曾经自由飞翔在森林中的自己。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7.【答案

3、】C(“导致消亡”无中生有,缺乏依据。“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8.【答案】B(A.“无法”以偏概全,原文是“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C.“成了必然趋势”无中生有。D.关系倒置,是为了使传统节日能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从材料三看,“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和“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无关”。)9.【参考答案】(1)文化层面的意义:①传统节日可以让人们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②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使传统文化得以绵延和发展。(2)人的精神层面的意义:传统节日为人们

4、提供心灵滋养和精神慰藉(或“可以使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美好的安慰与宁静”)。(3)国家层面的意义: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第一点2分,其余两点各1分。(二)(20分)10.【参考答案】为优美的自然而欢乐、陶醉;赞美动人的母亲。(“欢乐”“陶醉”“赞美”各占1分)11.【参考答案】该段运用各种手法刻画了母亲优美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赞美。(1分)(1)借“解”“甩”等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濯发动作的优美。(1分)(2)运用比喻,将长辫子喻成乌梢蛇,写出了头发的黑和长(1分)。(3)运用比拟,将长发拟作流水,用“流泻

5、”写出头发的顺滑;用“爆发出欢快的尖叫”,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快乐。(3分)如答“运用叠词”-5-/5,也可给1分。12.【参考答案】(1)为母亲和“我”的秘密活动渲染了优美诗意的氛围。(2)将母亲置于月色下刻画,烘托了母亲优美的形象。(3)将母亲暗喻为月亮,赞美其“圣洁”和“神性”。(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13.【参考答案】(1)勤劳。(“出奇地粗糙干硬”的肩膀)(2)开朗。(尽管“疲惫和沉重”,却爱唱爱笑)(3)保有一份不受年龄限制的纯真。(“快乐得像个孩子”“旁若无人地玩起水来”“吓死了”)每点2分。需结合原文作答,要点各1分,结合

6、原文分析各1分。如答“疼爱孩子”(“背着的是我”),给1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14.【答案】B(质:验证。)15.【答案】A(A项:介词,凭。B项:介词,在;介词,对、向。C项:“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16.【答案】B(“赞叹、羡慕天赋”的说法错误)17.【参考答案】(1)(5分)我悲伤地为他朗诵全篇,观察他仔细地听、伤心地询问的情状,为他沉默心酸了很久。(“察”“审”“悯默”各1分)(2)(3分)人们为了自己而诵读诗文(已经)难了,何况是为别人诵读呢?(“为己”“矧”各1分)18.【参考答案】君子浴德澡心,

7、力行善道,而表里洞达,人皆了然。其有善一日月之明也,其有过亦日月之食也。必如是,而后渐合至真矣。【参考译文】我的同乡杨修龄曾经对我说:“华亭有个叫唐汝询字仲言的人,五岁时眼睛就失明了,现在五十多岁了。从五岁到现在,他听到别人朗诵就记背,记背下来又自己加以理解。而且他又能凭自己记下来又能理解的内容,独立创作诗文。他又为古代的诗文作注,都不少于数十万字。估计他五岁以后记住并理解的诗文,都是别人的嘴传授给他的耳朵,他的耳朵再传授给他的思想的积累。五岁以后他创作的诗文及为古代诗文作的注,都是他的心授予他的嘴,他的嘴又授予别人的耳朵与手的积累。他的文章种类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