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

ID:47049116

大小:40.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背影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 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字词。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3.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2.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父亲,从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中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2、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琐屑(xiè)   差使(chāi)   奔丧(sāng)狼藉(jí)簌簌(sù)迂腐(yū)栅栏(zhà)蹒跚(pánshān)3.理解词义。差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务”。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质,当。赋闲:指失业在家闲着。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触目伤怀:看

3、到(家庭败落的)严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里。5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叙述。请简要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第2-6段),回忆往事,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第一层(第2-3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第二层(第4-5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第三层(第6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

4、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之情。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文中共有几处写到背影?重点写的是哪一次?明确: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2)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二)深层探究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

5、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2、3段?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账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分手离家,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四、板书设计背 影线索:背影5重点:车站送别 买橘子时的背影背景: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五、课外拓展请简要谈谈你对父母之爱的认识。示例: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

6、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之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重点)2.学习本文用质朴的语言去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3.学习提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并初步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背影》这篇文章。二、自主预习(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体现了什么?明确:照看行李,讲定价

7、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细心关照,周到入微。(2)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朗读第6段,思考:本段从“背影”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生动而又饱含父子深情的词语?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受和心情吗?明确:“蹒跚”“探”“攀”“缩”“5倾”等词语的使用最生动。作者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先写父亲的衣着,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蹒跚”,可见他肥胖体衰,步履艰难。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

8、字极其准确地写出了下去的过程。“攀”是写手的动作,月台的高、陡,攀的吃力可以想像;“缩”是写脚的动作,把怎样的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向左微倾”是写身子的动作,“向左微倾”有两个原因,一是右手支撑比较有力,二是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