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

ID:47049192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9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_第1页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_第2页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一、单元目标   (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

2、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   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鉴赏。   3、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四、课前准备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   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   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   学生思考讨论: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3、 (1)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    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1页,可作适当增补)。   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    2、学生讨论。    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    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    (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作者将这幅画的人物与自然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   (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画面上人物组成了一个稳

4、定的三角形,地平线与直立的树木又增加了构图的丰富性。《维纳斯的诞生》(意大利)是波提切利画于1432年(三)、活动二: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请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可作适当增补)。1、研究思考:(1)联系作品思考:自然对生命活动有哪些作用?自然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水、空气、食物(养料)、阳光,同时也能处理生物排出的废物、废气,进行物质能量的循环。(2)如何保护自然?促进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小方面: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等等大方面:减少森林破坏、减少水源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等。(四)、作业要

5、求:   选择课本中第2-3页作品一幅,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上节课欣赏的作品有哪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作品?  (2)、转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欣赏第一单元的前半部分作品,先请同学们把书上的内容自己先看一遍。  2、教师板书:  (1)、《野牛》  (2)、《创造亚当》  (3)、《溪山行旅图》  (4)、《孟特芳丹的回忆》  (5)、《神奈川冲浪图》  3、请同学们说出这些作品的作者或出处,学生讲教师板书。  4、重点欣赏、评述:  (1)、《野牛》  a、介绍出处发现时间是保存于阿尔塔米拉洞窟

6、中的史前岩画,是由西班牙的马格德林人留下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距今约1.5万年   b、与同学共同讨论其特点:写实、传神。(窟顶壁画中有两只负伤的野牛,它们的身躯卷缩成一团,外轮廓被处理为稳定的三角形状。而在细节方面,诸如抽搐的四蹄、甩动的尾部、斜剌如剑的双角、直竖的耳朵,都采用寓动于静的手法,把野牛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困兽犹斗的特点表现得惟妙惟肖。) c、揭示主题:表现其生命活力和威严的气势。  (2)、《创造亚当》  a、介绍作者米开朗基罗的代表壁画《西斯廷天顶画》中的重要部分。及文艺复兴运动。  b、介绍作品,并对作品内容和形式与同学进行讨论。  c、突

7、出主题:表现生命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体现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3)、《溪山行旅图》  a、介绍作者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传世名作。及其性格特点:待人宽厚,与人为善,“与山传神”的画家  b、介绍作品:构图构图严谨图,层次分明,主次和谐.前后递进,用水贯通.、表现画面意境山石轮廓坚劲,塑造了一个"气魄雄浑“的堂堂大山.让人感受到恢弘博大而又逼真动人的气象  c、讨论并得出画面揭示主题: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引伸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孟特芳丹的回忆》  a、介绍作者及地名孟特芳丹。  b、介绍作品:构图、表现内容、形式美感、画面意境。

8、  c、讨论并得出画面表现主题: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的美好心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