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

ID:47050624

大小:55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9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_第1页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_第2页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_第3页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_第4页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命题趋势】:探究性实验题以其创新、灵活的特点也正在取代陈旧的命题套路,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探究流程】:1.课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课题:即实验研究主题(实验目的);(2)假设与预测:对研究课题提出一种可以检测的解释及在检验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3)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具体设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一般要设计对比实验;(4)观察与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设计观察的内容和次数,并按要求将观察的现象及数据记录下来;(5)分析与评价: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的数据进行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并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结果表示出

2、来2.课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特别提醒] 由于探究型实验注重考查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科学猜想思维,突出猜想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基本过程。因此,在进行物质性质探究实验方案设计时,必须采用猜想论证法,首先要加工、分析课题给出的信息,搞清实验目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的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知识与技能制定探究计划,开展研究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观察和记录,最终得出结论。【考题类型】:一:对未知物(产物或剩余物等)的探究1、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

3、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限选试剂: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mol·L-1NaOH、3%H2O2、0.1mol·L-1KI、0.1mol·L-1CuSO4、20%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

4、K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现象是。(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假设2:;假设3:。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③实验过程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步骤2:步骤3:……例1答案:(1)CO和CO2(2)利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3)①全部为铁单质全部为FeO同时存在铁单质和FeO③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K2CO3完全溶解。分离不溶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分洗涤

5、不溶固体。固体部分溶解。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溶液,再加入少量上述不溶固体,充分振荡。(1)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2成立。(2)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红色固体物质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结合步骤2中的(2):(1)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2)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二:物质性质的探究[例2](07广州模拟)某学生按图示方向将A装置与下面所示装置相连

6、,设计如下实验,请帮助完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二)实验药品:铁钉、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氧化铜、硫酸铜溶液(三)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将铁钉加入到烧瓶中,在向其中滴加浓硫酸未见明显现象③点燃A、G处酒精灯片刻后烧瓶中溶液有颜色变化,并有气泡产生(四)问题探究: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D装置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E装置中溶液颜色未见明显变化,再过一段时间后,G装置中氧化铜粉末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气球H逐渐鼓起,此时E装置中溶液颜色仍未明显变化。⑴G装置中氧化铜由黑变红,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是

7、。⑵为证明铁钉与浓硫酸在不加热时是否发生反应,可采用的方法是。三: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2010安徽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制作银镜,并与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边振荡盛有2%的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e.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