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ID:47051223

大小:61.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人游目骋怀,它披着暗绿色的外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zī)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里懒懒地伸展着,缠绕着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那阁楼里藏着我童年的甜密,寄着我少年的(chōng)憬。我常常在楼梯的窗口临河跳望,和(xù)的微风吹过,轻灵的飞鸟掠过,我的梦幻在(yí)然自得中飘过……(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zī)态②(chōng)憬③和(xù)④(yí)然自得(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

2、请你找出来并改正。①改成②改成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⑥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李白《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⑦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诸

3、葛亮《诫子书》)⑧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3.名著阅读。(4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________

4、_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91)在这本文集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纯朴善良,但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人名);令人尊敬的私塾先生(人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出现的旱情是建国以来罕见的。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第二部分(38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5~7题。(5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5、铁马冰河入梦来。5、结合全诗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中“风吹雨”的作用。(3分)6、下列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2分)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二)阅读蒲松龄的《狼》回答下列问题。(5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6、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悟前狼假寐    屠乃奔倚其下B.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学而时习之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夫君子之行8、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三)阅读课外古文《

7、掩耳盗铃》,完成下列各题,(10分)掩耳盗铃范氏①之亡②也,百姓有得钟③者。欲负而走,则④钟大不可负,以椎⑤毁之,钟况然⑥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⑦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也!(选自《吕氏春秋·自知》)【注释】①范氏: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②亡:逃亡。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④则:但是。⑤椎(chuí)槌子或棒子。⑥况(kuàng)然:拟声词,形容钟声。⑦遽(jù):急速地。⑧悖:违背道理,错误。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欲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