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ID:47061588

大小:116.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11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1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2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3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4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5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6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7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8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9页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_第10页
资源描述: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749]考试科目名称:教育学基础综合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20分中国教育史约60分外国教育史约60分教育心理学约6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简答题:7小题,每小题15分,共105分分析论述题:5小题,每小题25分,共125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本《考试大纲》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基础

2、综合”科目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为硕士研究生培养选拔合格生源。引导考生全面理解教育学学科知识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全面提升专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教育学原理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2、理解学生、教师、学校等教育要素的性质、内涵和历史变迁。3、熟悉并掌握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包括课程和教学、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班级管理和教育科研等。4、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考试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学(一)教育:以育人为中心的活动教育是引导人性向善的过程。教

3、育是实现儿童精神成长和自我生成的过程。(二)教育学: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问教育学的萌芽、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教育学的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三)学校教育学:以教师发展为中心引导教师领悟教育的真谛;拓展教师的教育理论思维;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口耳相传的时代;文字出现对教育的影响;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二)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形成。(三)当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教育法定为一种义务;当

4、代学校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的出现。(四)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三、教育观的形成与嬗变(一)什么是教育观教育观的内涵;教育观的功用。(二)西方教育观的发展各时期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三)中国教育观的发展各时期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四)当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公民教育理念;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四、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一)21世纪教育改革的背景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多元文

5、化。(二)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全球化与国际理解教育;教育民主化与全民教育;互联网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社会与终身教育。(三)教育走向人本以人为本:当下教育的现实呼唤;提升人性:当代教育走向人本之路。五、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二)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

6、人;培养现代人的品质。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六、学生(一)儿童观的演变小大人:儿童作为成人的延伸;儿童的发现;走向儿童本位。(二)学校教育中的学生学生的教育需要;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定位。(三)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权利与责任。七、教师(一)教师职业的历史教师职业在西方的历史;教师职业在中国的历史。(二)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

7、的责任。(三)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外在条件;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途径。八、学校(一)学校的变迁学校的产生;学校在中国的变迁;学校在西方的变迁;当代学校的特点与趋势。(二)学校性质学校作为教学的场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是“专业学习共同体”。(三)学校结构学校结构类型;学校结构体系;学校结构变革。(四)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文化的自主发展。九、课程(一)课

8、程概述1、课程的内涵与意义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途径;课程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载体;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参照标准。2、课程的基本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