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

【AAA】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

ID:47085183

大小: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21

【AAA】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_第1页
【AAA】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_第2页
【AAA】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_第3页
【AAA】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AAA】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力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一、机械运动部分(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1、求速度:v=s/t2、求路程:s=vt3、求时间:t=s/v【注:v——速度——m/s(km/h);s——路程——m(km);t——时间——s(h)】【各量关系:在t一定时,s与v成正比;在s一定时,t与v成反比;在v一定时,s与v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v与s正比或与t成反比】(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1、“回声测距”问题:s=;或2、2.“火车过桥(洞

2、)问题”:(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桥+s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桥;-s车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动速度。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A、同向相对速度:B、异向相对速度:】(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即:(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s相对=s1+s2(3)错车问题:同向错车:s相对=s1

3、+s2,v同向=v大-v小,相向错车:s相对=s1+s2;v异向=v1+v2,【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题简化。如:在一河水中漂浮有一百宝箱,在距百宝箱等距离的上下游各有一艘小船,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静水速度向百宝箱驶去,则哪艘小船先到达百宝箱处?】二、密度部分(一)、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1.求重力:G=mg;2.求质量:m=G/g【注:G——重力——N;m——质量——kg;g——9.8N/kg(通常可取10N/kg)——N/kg】(二)、密度及其变形公式:1、求物质的密度:ρ=m/V;2

4、、求物质的质量:m=ρV3、求物质的体积:V=m/ρ【注:m——质量——kg(g);V——体积——m3(cm3);ρ——密度——kg/m3(g/cm3)】【各量关系:在V一定时,m与ρ成正比;在m一定时,V与ρ成反比;在ρ一定时,m与V成正比。注意:绝对不能说ρ与m正比或与V成反比】(三)、空心问题:一物体体积为V物,质量为m物,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为ρ物质,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1、比较密度:计算物体的平均密度ρ物(ρ物=m物/V物),与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ρ物质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2、比较质量:计算有V物体积的该种物质的质量m'(m'=ρ物质V物

5、),与物体质量m物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且空心体积V空=(m'-m物)/ρ物质3、比较体积:计算质量为m物的该种物质应该有的实心体积V实(V实=m物/ρ物质),与物体体积V物【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比较,不等则是空心的,相等则是实心的。且空心体积V空=V物-V实。【这是计算空心体积常用的方法】(四)、混合密度问题: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是ρ1和ρ2,它们混合后假设体积不变。则一定有:1、若两种物质质量相等,则:2、若两种物质体积相等,则:三、压强浮力部分1、压强的定义式:p=F/S(对于固、液、气体都适用,

6、只要知道压力F和受力面积S)【各量关系:在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在p一定时,F与S成正比。】2、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变式:A、求密度;B、求深度】【各量关系:在h一定时,p与ρ成正比;在ρ一定时,p与h成正比;在p一定时,h与ρ成反比】3、求压力:(1)F=pS=ρghS(无论何种情况,只要知道压强及受力面积都可用此公式计算压力)(2)F=G(此公式只适用于:自由静止的固体对水平台面的压力或在水平台面的柱状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4、求受力面积:S=F/p【说明:在以上公式中各量的单位必须统一成主单位,即:p——Pa

7、;F(G)——N;ρ——kg/m3;S——m2;h——m5、浮力的计算(1)称量法(示数差法):F浮=G-F(2)公式法(原理法):F浮=G排=ρ排gV排(3)平衡法(浮体性质):F浮=G物【A、漂浮(V排<V物,ρ物<ρ液);B、悬浮(V排=V物,ρ物=ρ液)】(4)其他平衡:A、上拉平衡:因为G物=F浮+F拉,则F浮=G物-F拉B、下拉(下压)平衡:F浮=G+F(G为物体重,F为物体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C、沉底平衡:因为F浮+F支=G,所以F浮=G-F支【几个推论】1、ρ物=×ρ液(理解:浸没在液体中的下沉物,受到的重力是其最大浮力的几倍,则物体密度就是

8、液体密度的几倍)2、ρ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