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

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

ID:47086522

大小:362.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22

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_第1页
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_第2页
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_第3页
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_第4页
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写在前面主要介绍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有接线图。模块接线包括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及混合模块。还有涉及到的模拟量两线制、三线制的接线方法。S7-200SMART系列PLC模块接线1、模块介绍S7-200SMARTPLC的模块与其他系列一样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混合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混合模块主要模块型号以及规格如下图标准文案实用文档标准文案实用文档2、数字量I/O模块接线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接线如CPU模块接线没有多大差别,注意事

2、项也都差不多。数字量输入接线图如下所示标准文案实用文档数字量输出接线图标准文案实用文档由上图可以看出数字量输出模块,有晶体管和继电器输出两种,晶体管输出与CPU模块一样也只能为PNP型输出。继电器型输出在【1L】和【2L】上既可以是直流电也可以是交流电,但是都需要外接DC24V电源为其供电,接线端子为【L+】【M】。3、模拟量I/O模块接线S7-200SMART模拟量输入模块可以输入电压、电流、RTD热电阻、TC热电偶。下图为模拟量输入模块EMAE04的接线图标准文案实用文档使用时应注意一下几点◆通道0和通道1不能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信号,只能二选一。通道2和3也是如此。◆可测量的信号有:±

3、10V、±5V、±2.5V、0--20mA。◆满量程数据格式:-27648~+27648,不同于S7-200的-32000~+32000,与S7-300/400一样。模拟量输出模块标准文案实用文档模拟量输出模块需要注意的事项◆两个模拟量通道可以输出电压和电流信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可测量的信号有:±10V和0--20mA。◆满量程数据格式:-27648~+27648,不同于S7-200的-32000~+32000,与S7-300/400一样。至于模拟量的混合模块接线和以上类似,就不再赘述了。模拟量模块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①模拟量模块有专用的插针与CPU链接,并通过此链接向

4、模块提供DC5V电源,此外还必须外接DC24V电源。标准文案实用文档②模拟量输入电压电流的选择,以及量程的选择都是通过组态软件进行。不需要像S7-200那样通过DIP开关进行。③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进行处理的时候,是转换为有符号的整数。④模拟量输入模块接线时应当:传感器电缆尽可能短,使用双绞屏蔽线,靠近信号源的屏蔽线的屏蔽层单端接地。⑤电压信号的传输距离比较短,尽量使用电流信号。可在柜体内使用电压信号。⑥模拟量输入信号电源和信号线必须接地,否则会产生共模电压,影响输入值。模拟量接线注意事项比较多,这就要求现场施工及配盘时要仔细认真。模拟量的使用与通信一样记住一句话“你糊弄它,它糊弄你”。4、

5、RTD热电阻模块接线RTD传感器主要有Pt、Cu、Ni,每个大类又分为很多小类,用于采集温度信号。RTD阻模块主要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RTD传感器有四线式、三线式、两线式三种类型。四线式测量精度最高,两线式测量精度最低,三线式的使用最多。模块接线如下标准文案实用文档【I+】【I-】端子是电流源,向传感器供电。【M+】【M-】是测量信号端子现在分别介绍每种传感器的接线方式四线式标准文案实用文档从上图可以看出四线式,只需要将传感器一端的两根线与【M+】【I+】相连,另一端的两根线与【M-】【I-】相连。三线式将传感器一端的两根线与【M-】【I-】相连,而传感器另一端的一根线与【I

6、+】相连,然后把【M+】【I+】短接即可。二线式标准文案实用文档两线式传感器只需把两端线分别与【I-】【I+】相连,然后把【M+】【I+】短接,【M-】【I-】短接。标准文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