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

【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

ID:47091455

大小:32.5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24

【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_第1页
【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_第2页
【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_第3页
【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_第4页
【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AAA】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乐雅学校唐玉萍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五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我的说课分为四部分:一是教材分析;二是学生分析;三是设计理念;四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五课。本课共三个教学环节:认识空气、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比较空气和水。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部分。作为气体的典型代表,空气

2、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观察,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为此,让学生借助媒介如水、塑料袋、纸条、气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认识空气的特点。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新版教材把水和空气放在一个单元,第5、6、7课学生探究的主题转向空气,并把空气和水联系起来对比观察,这一课也是这样,而且内容丰富了不少。教材上的每个实验设计有水也有空气的观察,

3、编者是独具匠心的。《水》在老教材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认识的,《空气》则是三年级下册来学习的,而在新教材中,水和空气合并在一个单元里,这样对于空气的认识更有帮助,且三年级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放在一起来探究更为系统。二、学生分析“空气”这是一既熟悉又抽象的东西,它与我们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概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它了。然而,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空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呢?这种物体有什么性质?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仍充满

4、着好奇。但究竟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怎样正确的进行科学探究,对于三年级才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搀扶下逐渐放开,先大胆猜测空【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气的存在再动脑筋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课能产生的现象,然后思考着去进行亲历实验的过程,学会正确的探究方法,通过先动脑筋想再动手做,动口说,多方位强化学生对空气存在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空气存在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设计理念1、以旧带新,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经历基础上,设计与

5、课题直接关联的实验活动。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存在的经验是学习本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在课题的引出,空气的寻找都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对“科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观察思考就能有所发现”这一思想的认同与接受,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展开。2、《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课以“找空气”为重点,设计了几个活动,就是让学生亲历一个自主发现探究的过程,明白发现式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形成相应的科学探究能力;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

6、点。提出问题后,让他们自主猜想、实验,教师只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作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水

7、槽、香、蜡烛、火柴、注射器,吸管,气【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球,泡泡水。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教学过程一、我们知道的空气1、师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请大家猜个谜语,请认真听: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空气)学生猜,很容易猜出谜底。师:对,你是怎么猜出是空气的?(学生说明理由,主要是“宝贵”“到处有”“离不了”)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如果

8、学生感觉有困难,可引导启发: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可以运用你的各种感官来感受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再想想,除了在教室里,你还在哪里也感受到了空气。没有空气,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教师用课件整理归纳。(学生对于空气是什么样的能说出来,而对空气支持呼吸,空气支持燃烧,可能想不出来,可进行引导,对于空气的成分,对于三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