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ID:47101380

大小:12.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

2、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

3、小刻度值。学生观察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如何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侍测固体的体积。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教师指出

4、:①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②为了计算方法,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学生实验操作。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分析数据是否合理。(2).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验操作。4.小结:板书设计: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原理:密度公式ρ=mv3.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2个)石块,细线,水,盐水。4.步骤:参书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