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__学案 2

光的反射__学案 2

ID:47119439

大小:319.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7

光的反射__学案 2_第1页
光的反射__学案 2_第2页
光的反射__学案 2_第3页
光的反射__学案 2_第4页
光的反射__学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的反射__学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的反射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学习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学习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也就是光源)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而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知识点1:

2、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O是,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入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反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有什么关系?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选填两侧或同侧) (3)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填一填:1、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①、和在同一个;②、分居在的两侧;③等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知识点2.漫反射:活动2:观察课本41页“图2.2-7”部分后阅读理解下

3、面的概念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填一填:62、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

4、漫反射遵循光的。合作探究:例1:完成下列光路图例2:完成下列光路图(两个镜面相互垂直)例3:画出镜面的位置例4:如图,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入射光,我们想利用平面镜使它沿水平方向射向远处,请你画出符合要求的光路图表达你的想法。并标出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例5:一束光线以30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有多大?6当堂训练:1.一束光线以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2.根据图所给出的条件,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平面镜的位置.3、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平滑

5、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也是_____的,这种反射叫_________.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黑板、桌面等对光的反射,属于_________,平静水面的反射属于_________.4.太阳光以与水平地面成300角的方向射到井口。为使光能照亮井底,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5.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的,平面镜是的。6.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由镜前的某一发光点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

6、反射的结果。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补画对应的入射光线。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观察在家里照镜子的情形,猜想: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二)、设计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一块、两根相同的、、。6在设计和操作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下的问题:平面镜如何放置?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怎样测定像的位置?移开后面的蜡烛,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蜡烛的像?做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并完成下面的表格。2、实验步骤:(1)如上图所示,

7、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前,观察它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3)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此时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注意观察蜡烛B的大小和蜡烛A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4)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出现。(5)移开玻璃板,将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6)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按上

8、述步骤重复几次实验,并将相应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123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