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

ID:47133624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2教案苏教版教学内容:P44~45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等活动,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难点:重点:数在生活中的运用难点:从数的运用中寻找规律,增加生活经验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糖果、蚕豆及同样大小包装的橄榄和杨梅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引出课题: 谈话: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数”。 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 二、说一说:1.谈话:我们要到一个小朋友家里,和他比一比,这些数谁学得最好,用得最好。愿意接受挑战吗?2.第一关:出示表示小朋友家门的图片,找数学信息(白云路84号)说明:生活中这样含有数学信息的情况很多,你能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A、老师这里有几句话,请你先填一填,说一说。出示:我国有( )个民族;我们班有( )名同学;我们学校有( )个班级;语文书第21课古诗《锄禾》有( )个字。B、自由发挥:先和同桌说,再指名说3.第二关:出示小朋友家庭成员图,找数学信息提问:图上这些人的年龄你能猜出来吗?你身边的这些人,爷爷奶奶爸爸妈

3、妈的年龄,你能说出来吗?根据年龄寻找规律: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一般多大?爸爸妈妈呢?增加生活经验:爷爷奶奶这个年纪的人,看上去有什么特征?出示:一个小朋友的照片,(说明)她刚学会走路,你猜她多大?三、猜一猜:1.出示两个小朋友做游戏的图片,说明游戏内容。2.第一次猜:抓一把糖果,可能有多少颗? 多人猜,指名抓,数出答案第二次猜:再抓一把蚕豆,它的颗数会比糖果的多还是少?为什么?抓一把蚕豆可能有多少颗?   多人猜,指名抓,数出答案3.找规律:为什么抓一把糖果比一把蚕豆的个数少?运用规律:同样大的袋子,分别装橄榄和杨梅,谁的个数多?为什么?

4、数100粒花生和100粒米,用两个盒子装,谁的盒子要大一点,为什么?四、数一数:1.出示三个小朋友在校园里的动画,听一听,他们在校园里数了什么?2.你想在校园里数什么?   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教师提出在校园里数数的注意事项:安全、方法等五、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3教学反思苏教版教学反思:“我们认识的数”是一节活动课,虽然教材中的内容很少,但可挖掘的东西却很多。我感觉今天的课上下来还算不错,整个过程顺利流畅,所以想来谈谈我的一点收获。教材把今天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5、: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课前我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对教材内容也做的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下面来说说我在课堂中的处理方法吧。“说一说生活中的数”部分我是让学生先读一读书上的四句话,这四句话中用到了哪些数字,然后去掉这些数字读一读,说说有什么样的感受,体会到没有数字就显得不完整,不具体,很模糊,让人不易理解,再把数字加进去读一读,再谈谈和前两次的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时学生就能体会到数字的重要性,不仅增强对数字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说一说年龄”部分我是这样的提问的:“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年龄?知道自己的年龄,谁还知道家里人的年龄?”再通

6、过语言表扬关心家里人的学生,然后提问:“小明家里有个人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这个人可能是谁?还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又可能是谁?”从学生自身,慢慢转化到爸爸妈妈,再到教材中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归纳。“猜一猜”这部分内容在上这节课之前练习册中就有类似的练习。我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抓一抓,数一数,猜一猜,再验证的方法进行的。首先让学生抓一把糖,数一数有几块,记录下来。提问:“为什么有的多有的少?”突出手有大有小,糖也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强调下面记录的都是用自己同样的手去抓的。接下来抓一把花生米,再数一数并记录下来,通过这两次的抓你发现

7、了什么?为什么一把花生米的粒数会比一把糖的颗粒要多一些呢?最后再抓黄豆,先不数,通过你前面的认识能猜一猜黄豆会有多少粒吗?为什么你认为会比花生米多一些,又比糖多得多呢?说说你的想法。最后数一数并记录下来,请学生说说数的结果是不是比花生米多一些,又比糖多得多?最后对你记录的三个数字谈谈自己的认识,进行总结:通过活动我们发现物体的多少与它们的大小有关,同样的手去抓不同的东西,东西越大,抓的个数就越少,东西越小,抓的个数就越多。“数一数”部分让学生自由的谈谈想数校园的哪些事物,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要多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做个爱观察,爱思

8、考的好孩子。本节课是活动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动手就难免会忘了纪律,所以课堂上这方面也说了不少,以后还要多加训练。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