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

ID:47138141

大小:9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11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回乡偶书2教案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2教案冀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2教案冀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2教案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

2、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⑴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㈡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3、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⒈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⒉检查反馈:(课件)  ⑴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⑵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㈢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⒈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

4、1: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  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  (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⒉学习第二句:(课件

5、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  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3)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⑴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⑵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⑶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

6、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⑷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4、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㈣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学

7、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1)分角色试练表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⑶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