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47148869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诗海拾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诗海拾贝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活动一搜集诗歌活动目的: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

2、→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2)什么是现代诗: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1.小组讨论。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第二课时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活动二

3、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

4、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诗歌分类表整理人:类别诗歌的题目作者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三、利用

5、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教学过程:一、学习欣赏诗歌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6.师生交流。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诗歌作者推荐理由推荐人: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

6、流,相互补充。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4.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教学重点: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7、。教学难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温故知新 1.理解与运用:体会句中带点词语字义的理解,这些字都是一字多义,让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从望字的多种释义中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在句子的后面。通过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了解汉语语言文字的丰富,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举一反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2.认识破折号教材中有三个例句,第1、2句破折号表示的话是解释说明前面的意思的;第3句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要求学生认识破折号的用法从而理解句子的意思,不要求学生运用。二、拓展与交流这项训练是以

8、学生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交流的内容主要是对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进一步自我评价。在交流前,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