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

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

ID:47155662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4

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_第1页
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_第2页
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_第3页
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_第4页
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湘教版美术三下《拼拼摆摆》教学反思本学期我们的课堂教学竞赛要求要做到“因文而异,因学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彩生成,以人为本,追求创新”。我认真的拜读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和论文,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觉得上好这一堂课,第一要有效率,第二要有效果。就是要增长学生的智慧,包括获取文化知识的智慧,发展各种能力的智慧,而要做到这些,那么这一堂课必须是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于是,我是这样一步一步做的:首先我从自身出发,从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备课(即教学设计)开始,严把第一关。而教学设计是对诸多教学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那么教学设计有哪几个基本环节?我查阅了资料显

2、示教学设计环节一共有十部分:课题、内容、年级、教学分析、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具、板书设计。而课题、内容、年级、课时、教学具、板书设计倒是简单直接。然而教学分析到底是分析什么?怎么分析呢?首先我对教材分析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教学内容选择的典型性,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分析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性。我分析了《拼拼摆摆》的教学背景:这课是老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方形分解构成》这一课题的拓展,将圆形的分解构成加入其中意在提醒教者应举一反三,不是为教材而教。教学中,除了重点演示圆形和方形的分解构成外,还将其他基本形如三角形,椭圆形,半圆形等的分解构成做了

3、很好的引申,这样,不但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扩大,且思维空间也得到了牵引。其次,就是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与本科相关联系的知识和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分析本课存在的困难点。该课把授课对象的年龄层次降低,包括课题名称的转换,意在淡化概念带给孩子的思维束缚,让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当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拼拼摆摆这一形似于七巧板的游艺当中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试讲了解到,对于把基本型重新组合拼摆成新形象使学生的一个困难点。最后,就是资源利用: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寻找在本节课中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例如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

4、透,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七巧板游戏的玩法等等。那什么是教学的重难点呢?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去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就是本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而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班级里不同的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怎样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呢?许多资料里告诉我,教学重点、难点一定要与三维教学目标相对应,不能缺项。于是我将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将基本形状进

5、行分割和组合的方法。难点是对图形进行有创意的拼摆。那么教学目标分几个方面?应该怎样表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新的课程改革中,关于目标的描述是依据三个类型进行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是生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土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起着整合、促进与升华的作用。只有认识和把握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才能领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实质问题,才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取得最佳的整合效果,有效指导美术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

6、。所以本课的三维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并摆出一个或多个生动有趣的形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演示、指导看图、作品赏析,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掌握剪切和拼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生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上完这节公开课后,纵观整节美术课,我应该思考的有很多。备课做的很充分,但是在评价环节还需要认真思考和学习。1、如何正确评价美术课堂作业的中的“象”与“不象”。出现在师生口中最多的词就是“象”了。有“象”反之就有

7、“不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形象思维的发展还有一定限制。因此,少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不能做到很具象。对于这些孩子的作业,是不是就用一句“不象”给全盘否定呢?如果不行,又该用怎样的方式巧妙的处理呢?使之既不影响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又不打消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持创作的热情呢?拼拼摆摆其时是根据现代图案“平面构成”的原理,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美术教学实际而选用的课题。因而,对于作业标准的评价已经不再是“象不象”了,而应是‘美不美’。因为,评价平面构成作品的优劣,看的是美学法则下应用的准确和创新。因此,在作业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