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

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

ID:47158788

大小:9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4

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_第1页
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_第2页
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_第3页
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_第4页
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重点]三国与民族大融合[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课时]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

2、、讲评课、复习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21课三国鼎立教案[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难点]

3、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授课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3、讲述新课: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4、。[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

5、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

6、,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6、作业附:板书设计一、官渡之战200年袁绍与曹操二、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三、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附送:2019-2020年鲁教版六上《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一、教材分析:两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本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反映这一初步发展时期的特征。汉初历经长期战乱,统治阶级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因此两汉经济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两汉经济

7、发展的情况,归纳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认识到该时期农业、手工业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本课包含三个子目:一是“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二是“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三是“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其中“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及“丝织和冶炼技术”是本课的重点。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上,两汉农业,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粮食和桑麻的种植等;两汉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讲述这两个重点子目,教师应注意其内在的联系;农业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发

8、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角色扮演、设计解说、发现探究等方法来突出重点。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两汉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兴修水利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