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

2019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

ID:47162450

大小:20.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4

2019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_第1页
2019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_第2页
2019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_第3页
2019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  篇一: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    12月10号,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九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天气虽然不是很好,冷风刺骨,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

2、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  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

3、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

4、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  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即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W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图根导线的WKP为1/2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

5、,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即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

6、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

7、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4.绘图,如附图所示。  九.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1.各种测量误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