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

ID:47173851

大小:10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6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学习内容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   (课件演示:《春晓》《咏鹅》《登鹳雀楼》……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想挑战吗?接着演示:《古朗

2、月行》)   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板书题目:鸟鸣涧暮江吟)   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得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6个生字。   3.齐读两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4.交流读后收获

3、:   (1)作者都是唐代诗人。(可让学生再说说自己对唐代诗人和唐诗的了解。)   (2)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4)《鸟鸣涧》写的是春天的景物,《暮江吟》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观照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门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三、分步解读,体察诗韵   (一)学习《鸟鸣涧》   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很多,尤其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

4、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   2.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寂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宁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陶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如果你置身

5、其中,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板书:境美)   (2)观看课件,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4.参读《鹿柴》,拓展理解。   (1)课件出示《鹿柴》,对比“空山不见人”与“夜静春山空”,“但闻人语响”与“时鸣春涧中”,你发现有什么异同之处呢?(体会王维诗作的意境美)   (2)诗人笔下的景物都是那么美丽,来说说你对王维的评价吧。   (3)王维的诗作人们非常推崇,后人对其

6、诗作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如何呢?   (4)请闭上眼睛,听课件吟诵这两首诗,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描写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描写的情景,通过比较参读和课件演示的形式再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过渡: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让王维陶醉其中,而白居易也在江边流连忘返,他在欣赏什么美景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2.学生读诗。读后质疑、讨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白居易在江边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样景物呢?和同学讨论交流。   3.师生对话交流,

7、在对话交流中引导理解:   (1)为何不说“残阳照水中”而用“铺水中”呢?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看图理解这个词: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看上去就像铺在水面上一样。板书:残阳→铺)   (2)“瑟瑟”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呢?(看插图结合注释理解: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绿色(江水的原色)。受光多的地方呈现出红色(阳光的颜色)。   (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板书:江水→瑟瑟)   (3)“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可爱)那诗人为什么不用

8、“可爱”而用“可怜”呢?(“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