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

ID:47176468

大小:2.2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6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苯-甲苯(苯-氯苯)二元体系筛板精馏塔设计1前言(每人不能相同)1.1设计目的/意义1.2塔设备简介2设计说明书2.1流程简介图1-1精馏过程流程图2.2工艺参数选择113工艺计算3.1物料衡算F=D+WFXF=DXD+WXWDXD/FXF=η得:D=Kmol/hW=Kmol/hXW=3.2理论塔板数的计算3.2.1查找各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苯-甲苯气液相平衡见《化工原理》P483附表20(2)苯-氯苯汽液相平衡数据见附录3.2.2平衡线方程:理想体系:计算每一点的α,取平均值平衡线方程:y=αx/[1+(α-1)x]非理想体系¯分段计算平均α¯用作图法3.2.3q线方程l泡

2、点进料:q=1l16℃进料:查物性数据:(查物理化学手册或化工原理附录)易挥发组分比热c1=kJ/kgK难挥发组分比热c2=kJ/kgK易挥发组分汽化潜热r1=kJ/kgK难挥发组分汽化潜热r2=kJ/kgK进料温度t1=℃进料组成对应的泡点温度t2=℃(根据进料组成查平衡数据)∴平均r=zfr1*分子量M轻组分+(1-zf)r2*分子量M重组分=kJ/mol平均cp=zfc1*分子量M轻组分+(1-zf)c2*分子量M重组分=kJ/KmolKq=(参考p310习题11)计算q线方程:3.2.4回流比取R=(1.1-1.8)Rmin最小回流比Rmin=回流比R=3.2.5操作

3、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3.2.6理论板数的计算(逐板计算或作图法)精馏段理论板数=,第块为进料板提馏段=总理论板数NT=113.3实际塔板数的计算3.3.1全塔效率ET由O’connel关联图查得全塔效率ET,见《化工原理》P347,图8-32平均粘度的计算:各组分在平均塔温下的粘度线性加和得到μav=μ1xF1+μ2(1-xF1)3.3.2实际板数NENE=NT/ET表3-1塔内气液流率汇总气相流率(kmol/h)液相流率(kmol/h)精馏段提馏段3.4热量衡算3.4.1预热器的热量衡算3.4.2塔顶冷凝器热量衡算3.4.3塔底再沸器热量衡算4塔的

4、结构计算板式塔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包括塔高、塔径的设计计算,板上液流形式的选择、溢流装置的设计,塔板布置、气体通道的设计等工艺计算。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沿塔方向,每层板的组成、温度、压力都不同。设计时,分别计算精馏段、提馏段平均条件下的参数作为设计依据,以此确定塔的尺寸,然后再作适当调整,但应尽量保持塔径相同,以便于加工制造4.1混合组分的平均物性参数的计算4.1.1平均分子量的计算(1)塔顶的平均分子量(x1为与y1=XD平衡的液相组成)MVDM=XD×M轻组分+(1-XD)×M重组分MLDM=x1×M轻组分+(1-x1)×M重组分(2)进料板的平均分子量进料

5、板对应的组成Xn和yn(进料板对应的组成由逐板计算得到,n值各人不同)]MVFM=yn×M轻组分+(1-yn)×M重组分MLFM=Xn×M轻组分+(1-Xn)×M重组分(3)塔底的平均分子量(yw为与xw平衡的气相组成)MVWM=yw×M轻组分+(1-yw)×M重组分MLWM=xw×M轻组分+(1-xw)×M重组分(4)精馏段、提馏段的平均分子量精馏段平均分子量MLM=(MLDM+MLFM)/2=MVM=(MVDM+MVFM)/2=提馏段平均分子量M’LM=(MLWM+MLFM)/2=M’VM=(MVWM+MVFM)/2=4.2.2平均密度的计算11(1)液相平均密度查物性数

6、据:易挥发组分密度ρ1=Kg/m3难挥发组分密度ρ2=Kg/m3塔顶易挥发组分质量百分比a1=(将XD换算成质量分率)进料易挥发组分质量百分比a2=(将Xn换算成质量分率)塔底易挥发组分质量百分比a3=(将Xw换算成质量分率)塔顶液相密度:ρLD=1/[a1/ρ1+(1-a1)/ρ2]=Kg/m3进料液相密度:ρLF=1/[a2/ρ1+(1-a2)/ρ2]=Kg/m3塔底液相密度:ρLW=1/[a3/ρ1+(1-a3)/ρ2]=Kg/m3精馏段的平均液相密度:ρLM=(ρLD+ρLF)/2=Kg/m3提馏段的平均液相密度:ρ’LM=(ρLF+ρLW)/2=Kg/m3(2)汽相

7、平均密度根据塔顶组成查平衡数据计算塔顶温度TD=℃根据进料板组成查平衡数据计算进料板温度TF=℃根据塔底组成查平衡数据计算塔底温度TW=℃精馏段:TM=(TF+TD)/2=ρVM=PMV/RTM=Kg/m3提馏段:T’M=(TF+TW)/2=ρ’VM=PM’V/RT’M=Kg/m3表4-1塔内气液流率汇总气相流率(m3/h)液相流率(m3/h)精馏段提馏段4.2塔高的计算①板式塔的有效高度是指安装塔板部分的高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Z——塔的有效高度,m;ET——全塔总板效率;NT——塔内所需的理论板层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