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

ID:47180358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7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红樱桃》word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10个,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吝啬”“自私”,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3、体会作者思故乡念亲人的情感,同时赞赏故乡村民纯朴的民风。二、教学重点:继续学习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能读懂课文内容,能提出不懂的地方,或已经读懂,但能提出一些问题考考同学。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睹物思人、睹物思乡的浓浓情意。四、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媒体出示“红樱桃”图,师简单介绍有关红樱桃的知识。2、揭示

2、课题,引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轻声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红樱桃是怎样的?2、抽生分小节读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时正音。3、交流:课文中的红樱桃是怎么样的呢?预设答案:红樱桃初春开花,3月红熟,同春笋一起上市。红樱桃能带给我们快乐,我们常常从这个果园奔到那个果园吃樱桃,把小肚子吃得鼓鼓的。红樱桃很可爱,鲜红透亮,小巧玲珑,长在纤细的绿色果柄上,就像用丝绒拴着的红玛瑙球儿。4、根据回答,随机出现相应小节,指导朗读。学习生字:“爹”“售”“拴”正音;“绒”注意字形;“玲”“珑”注意音形义三、小组学习,学习提问1、默

3、读课文,要求:读读课文,根据文章的题目、中心、内容、词句等,试着提些问题;如果你都读懂了,也可以提些问题考考同学。2、小小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3、大组交流,提出小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至少选择已解决的一个问题考考同学。预设:关于词语的:区别“吝啬”“自私”的含义关于理解文句子的:什么叫“樱醉,桃饱,李伤胃”关于理解文章中心的:为什么文章结果尾“我”要求阿妈“再在眉心印个红樱桃一样的红点儿”?关于题目的:课题叫“红樱桃”,为什么开头和结尾写妈妈给“我”点红点儿呢?一、深入阅读,探讨中心讨论:作者想通过写家乡的红樱桃,告诉我

4、们什么呢?(1)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想一想,这2节写什么?是写红樱桃?妈妈?家乡?(2)读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内容中能看出作者浓浓的思念家乡、怀念亲人之情?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由红樱桃想到了哪些人、哪些景,以体会睹物思人、睹物思乡之情。五、总结这是一篇带着浓浓思乡之情的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对家乡红樱桃的印象:红樱桃成熟上市时老爹用扁担挑着去卖;和小伙伴在果园里贪吃红樱桃;红樱桃好看又好吃,阿妈常用红樱桃待客。课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六、板书:卖樱桃的老爹37红樱桃贪吃樱桃的孩子怀念故乡怀念

5、亲人用红樱桃待客的大人们七、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上海作业。3、家长报听写:词语18个。4、预习第38课(查生字,给生字组词、解释词语、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附送:2019春沪教版语文三下《给予树》word教学反思《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教学主题。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掉语文本体,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做到扎实,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

6、“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以“除了洋娃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娅还给予小女孩,给予哥哥姐姐,给予我们什么?”为重点,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说思结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7、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并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如在理解金吉娅为什么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时,让学生体会“什么都没有”到底没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又如理解课文金吉娅对家人关爱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时,我紧紧抓住“沉默不语”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探究“沉默不语”背后的金吉娅的内心。在读到“一个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那个陌生小女孩你想对金吉娅说什么?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这是把读说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

8、力。结果,很多学生既说出了对金吉娅的感激,又说出了对金吉娅的赞扬,同时还有爱心传递的回报。如有同学说:“亲爱的金吉娅,你送给我的洋娃娃,我已经收到了,我真不知怎样感谢你!我也要像你一样去帮助别人!”上完此课,总还觉得学生虽能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有爱心,但并不很受感动。细想一下,并非我们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