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

ID:47191219

大小:319.0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8-18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_第1页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_第2页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_第3页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_第4页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一、概述Page:1拉索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是将玻璃面板用钢爪固定在索桁架上的全玻璃幕墙。它由三个部份组成:玻璃面板、索桁架、支承结构。索桁架是跨越幕墙支承跨度的重要构件,索桁架悬挂在支承结构上,它由按一定规律布置的高张强度的索及连系杆组成。索桁架起着形成幕墙系统,承担幕墙承受的荷载并将其传至支承结构的任务。支承结构是指支承框架(屋面梁、楼板梁、地锚、水平基础梁等组成),它承受索桁架传来的荷载,并将它们可靠地传向基础,同时支承结构也是索桁架赖以进行张拉的主体,索桁架要强力拉紧后才能形成幕墙系统。为了获得稳定的幕墙体系,必须施加相当的拉力才能绷紧,跨度越大,所需的拉力就越

2、大,为此就须要有承受相当大反力的支承结构来维持平衡。玻璃面板由安装在索桁架上的钢爪进行固定,作填缝处理后,最终形成幕墙系统。玻璃面板、索桁架、支承结构组成幕墙系统。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索桁架要悬挂在支承结构上进行张拉,才能形成具有固定形状和刚度的桁架。因此,支承结构除了承受主体结构使用荷载(自重、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外,还要承受索桁架的预拉力以及索桁架受荷后产生的拉力(反推力)。而且这个拉力相当大,它产生的效应有时甚至会超过使用荷载(作用)的效应,如果在设计建筑物主体结构时,对支承索桁架的支承结构不考虑索桁架拉力产生的效应,拉索式点连接玻璃幕墙就无法使用(改用刚

3、性桁架),或必须对主体结构进行加固补强(这时可能会影响其建筑效果),同时支承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挠度(变位)等又对索桁架和面板产生影响,影响索桁架的有效预应力值(预应力损失值)和索桁架的形状,从而影响面板的位置和效应,面板的刚度也会影响索桁架的刚度和稳定。索桁架是柔性的张拉结构,在没有施加预应力之前没有刚度,其形状也是不确定的,必须通过施加适当的预应力赋于其一定的形状,才能成为能承受外荷的结构。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所施加的预应力系统的分布和大小(这是一套自平衡的内应力系统),同所形成的结构初始形状是相互联系的。如何最合理地确定这一初始形状和相应的自平衡预应力系统,就是张拉结构“外形确定

4、”(或更确切地称之为“初始平衡状态的确定”)这一命题要解决的任务,这是索桁架这种张拉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索桁架以一系列受拉索为主要承重构件,这些索按一定规律组成各种不同形式的索系,并悬挂在相应的支承结构上。索桁架是靠结构变形后产生的拉力来平衡外荷,索桁架既连结玻璃面板又连接主体结构,既要有足够的(索)变形以平衡外荷,又要求变形不致过大,从而保证玻璃面板和建筑立面的平整性和水密性。34索桁架由两层索(承力索、稳定索)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杆组成,双层索和连系杆一般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双层索系要分别锚固在稳固的支承结构(支承框架、地锚、水平基础梁等)上,这样才可以对体系施加预应力,对索系进

5、行张拉,使索系绷紧;使索内保持足够的预应力,以保证索系具有必要的形状、稳定性。由于存在预应力,两层索一起抵抗水平荷载作用,从而整个索系的刚度得到提高。预应力双层索系是解决索桁架形状稳定性问题的一个十分有效途径。索桁架依托的支承结构和采用刚性结构幕墙的主体结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采用刚性结构幕墙的主体结构除了使用荷载(结构自重和活雪荷载)外,只承受由幕墙连结件通过点连结传来幕墙的水平作用(风荷载、地震作用)和竖向作用(自重)。索桁架依托的支承结构除了承受上述作用外,还要承担张拉索桁架的预应力以及索桁架受荷后产生的拉力(反推力),这就要求这些支承结构在主体结构使用荷载和索桁架拉力共同作用下能满足

6、安全使用,即其承载能力在上述荷载共同作用下,要满足要求,其正常功能(挠度)也要在控制范围之内。如果支承结构在承担使用荷载后,其承载能力不能承受索桁架的拉力,这样拉索式点连接幕墙就不能施工或要采取加固补强措施。G+L(S)G+L(S)W+0.6E0G(幕)W+0.6EH支承结构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G(幕)1、悬挑结构。在主体结构上用钢(砼)梁悬挑一定长度在梁端悬挂索桁架,这要在悬挑梁端固定索桁架相应位置上设悬挂索桁架的锚墩,如果悬挑距离较大,为提高梁的抗倾覆和刚(挠)度,在悬挑梁下方与主体结构间设斜撑。在地面设地锚(水平基础梁),地锚(水平基础梁)在连结板相应位置上设预埋件,连结板固定在预埋

7、件上,悬挑梁与地锚(基础梁)共同组成支承结构,这种结构一般用于在主体结构外侧由玻璃幕墙与彩光顶组成(A)的通廓建筑上。(图A)2、纵梁上直接安装索桁架,上锚墩安装在梁两侧次梁上,下面固定在地锚(水平基础梁)上,这种多用于大厅的外墙系统。(图B)3、对无次梁且主梁反向上的楼板梁,在梁底设钢34梁,钢梁焊在楼板上(斜锚筋锚入梁)的预埋件上,这是由于索桁架矢高大于梁宽,采取的构造措施。(图C)2、上锚墩固定在反梁底。(图D)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