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

ID:47194171

大小:36.8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0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_第1页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_第2页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_第3页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_第4页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问题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2017学年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2017.12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1),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1分)(2)郴江幸自绕郴山,。(秦观《·郴州旅馆》)(2分)(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虚写的手法表达无限思念,杜甫《月夜》中同样虚写相聚情景的两句是“,。”(2分)参考答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1)小明宣传“节俭用餐不浪费”,要在学校食堂张贴标语,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

2、是()。(2分)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B.为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C.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D.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是一项是()。(3分)身处互联网时代,,而要俯下身子,建立与公众的连结,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A.博物馆要有持久的影响力,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B.博物馆要有广泛的影响力,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C.博物馆要有持久的影响力,面孔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D.博物馆要有广泛的影响力,面孔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参考

3、答案:C;B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8题(16分)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我们为什么需要经典?①近几年,全国文学界两场较大的学术对话之一就是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全国的各种刊物发表了70余篇参与者的文章,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热闹的一场学术争鸣,怎样的作品才算经典?人们各执一词,难辨是非。②只有回到“人类为什么需要经典”这样一个问题的原点上,才能洞察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肯定,文学史家和批评家有谁不渴望了解更多的甚至全部文学现象呢?可这并不现实,不是他们不想了解更多,而是做不到,是不

4、可能。于是文学史家在他们所写的文学史中,只选择他们已知的文学现象中极少一部分加以阐释,譬如,据说中国唐代创作的诗歌大概有10万首之多,各种版本的文学史在唐代文学的章节中大体上只会涉及几十位名人,不同程度地讨论几百首诗歌;中国人编写的外国文学史,所展开讨论的作家一般也都限制在两位数以内,集中解读的作品多则在百部左右,把提到的作品算在内一般也就在六七百部上下。在这些中外文学史中集中阐释的作家,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就会称为经典作家,集中阐释的作品我们也会称为经典作品。③人们面对浩瀚的文学世界,只选择了一部分来接触,这并非意

5、味着要放弃全面把握认知对象的愿望,而是要同时实现两个目的:一是较少的认知投入;二是要了解更多。前者是量力而行,后者是靠近认知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两个目的呢?其基本思路就是企望以“较少”代表“许多”。文学史家和批评家所提供的所谓经典不论恰当不恰当,其核心标准就是这些作家作品的“代表性”,意在通过这些“代表”来实现的目的。④由此可见,文学经典就是“读者认知需要的代表”。历史上经典的选择和确认首先发生在人类的教育过程中,这一反复出现的事实同样证明着经典与人们的认知需要的紧密关联。人们在生活的经历中会

6、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和困惑,这些疑问和困惑并非都是认识上的问题,还有价值认同、身份确证、理想的达成、生命的安顿等方面。虽然有很多学科都在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诸如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科学等,但文学能够以其形象的世界和仿佛完整的人生模式,给读者提供丰富的体验性的审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文学经典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⑤文学经典进行攀谈,体验经典的情境和生命气息,打捞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还能激励人们把这一切逐步内化为自我的精神结构和在外气质。《诗经》中温柔敦厚的君子、《荷马史诗》中传唱千年的英雄,承载着无

7、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我塑造总是总是朝着理想进行的,现实世界常常不能提供理想的样本,在文学经典这样一种象征系统中,人们总是能找到更加富有张力的答案。对于迷惘者而言,尤其需要这样的向导。⑥由于文学是“个人发挥想象的乐园”,读者有条件、也有可能对作品所提供的生活情景进行二度想象和创造。无论是对经典意义上的追寻,还是对作品的二度创造都是读者独立沉思的结果没这种艺术沉思使人经历了一次从形象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和把握世界、超越和驾驭现实的过程,仿佛自己成为对象的主宰,成为审美体验中“原创者”,帮助读者实现对世界的自由支配感。H

8、·帕克曾经说:“我们无力干涉大部分生活,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它,并在想象中改变它,那时我们就可以像看待一件艺术品一样来看待它。”如果我们局限于个人的利害关系,就会觉得生活有时是桎;如果以艺术沉思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的全部就都是有趣的或有意味的,就能够允许我们借助自由的想象来参与和支配,能够让我们的各种感情得到宣泄和陶冶。⑦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学经典应该是一种视域的代表,读者与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