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

ID:47194966

大小:978.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8-20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_第1页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_第2页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_第3页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_第4页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题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1.填空:1.按传递热量的方式,换热器可以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2.对于沉浸式换热器,传热系数低,体积大,金属耗量大。3.相比较沉浸式换热器和喷淋式换热器,沉浸式换热器传热系数较低,喷淋式换热器冷却水过少时,冷却器下部不能被润湿.4.在沉浸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中,套管式换热器中适用于高温高压流体的传热。5.换热器设计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热计算、结构计算流动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6.按温度状况来分,稳定工况的和非稳定工况的换热器7.对于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来说,套管式换热器金属耗量多,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多用于传热面积不大的换热器。2.简答

2、:1.说出以下任意五个换热器,并说明换热器两侧的工质及换热方式答:如上图,热力发电厂各设备名称如下:1.锅炉(蒸发器)*;2.过热器*;3.省煤器*4.空气预热器*;5.引风机;..6.烟囱;7.送风机;8.油箱9.油泵10.油加热器*;11.气轮机;12.冷凝器*;13.循环水冷却培*14.循环水泵;15.凝结水泵;16.低压加热器*;17.除氧(加热)器*;18.给水泵19.高压加热器·柱!凡有·者均为换热器2.比较沉浸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优缺点答:⑴沉浸式换热器缺点:自然对流,传热系数低,体积大,金属耗量大。优点:结构简单,制

3、作、修理方便,容易清洗,可用于有腐蚀性流体⑵喷淋式换热器: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检修。换热系数和传热系数比沉浸式换热器要大,可以用来冷却腐蚀性流体缺点:冷却水过少时,冷却器下部不能被润湿,金属耗量大,但比沉浸式要小⑶套管式换热器:优点: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温高压流体的传热。特别是小流量流体的传热,改变套管的根数,可以方便增减热负荷。方便清除污垢,适用于易生污垢的流体。缺点:流动阻力大,金属耗量多,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多用于传热面积不大的换热器。⑷管壳式换热器:优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还可以适应高温高压的流体。可靠性程度高缺点:与新型

4、高效换热器相比,其传热系数低,壳程由于横向冲刷,振动和噪音大3.举例说明5种换热器,并说明两种流体的传热方式?说明两种流体的传热机理?1)蒸发器:间壁式,蒸发相变—导热—对流2)冷凝器:间壁式,冷凝相变—导热—对流3)锅炉:间壁式,辐射—导热—对流4)凉水塔:混合式,接触传热传质5)空气预热器:蓄热式,对流—蓄热,蓄热—对流..第一章1.填空: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_导热__、____对流__、和辐射_。2..两种流体热交换的基本方式是___直接接触式___、_间壁式_、和___蓄热式_。3.采用短管换热,由于有入口效应,边界层变薄,换热得到强化。4.采用螺旋管

5、或者弯管。由于拐弯处截面上二次环流的产生,边界层遭到破坏,因而换热得到强化,需要引入大于1修正系数。5.通常对于气体来说,温度升高,其黏度增大,对于液体来说,温度升高,其黏度减小6.热计算的两种基本方程式是_传热方程式__和热平衡式_。7.对于传热温差,采用顺流和逆流传热方式中,顺流传热平均温差小,逆流时传热平均温差大。8.当流体比热变化较大时,平均温差常常要进行分段计算。9.在采用先逆流后顺流<1-2>型热效方式热交换器时,要特别注意温度交叉问题,避免的方法是增加管外程数和两台单壳程换热器串联工作。10.冷凝传热的原理,层流时,相对于横管和竖管,横管传热系数较高

6、。11.对于单相流体间传热温差,算术平均温差值大于对数平均温差12.管内流体的换热所遵守的基本准则为努赛尔准则数,其大小与雷诺数、普兰特数和格拉肖夫数有关13.设计计算时,通常对传热面积进行判定,校核计算时,通常对传热量进行判定2.简答(或名词解释):1.什么是效能数?什么是单元数?(要用公式表示)答:实际情况的传热量q总是小于可能的最大传热量qmax,我们将q/qmax定义为换热器的效能,并用e表示,即..换热器效能公式中的KA依赖于换热器的设计,Wmin则依赖于换热器的运行条件,因此,KA/Wmin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换热器综合技术经济性能,习惯上将这个比值(无

7、量纲数)定义为传热单元数NTU1.热交换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对于设计性热计算,采用平均温差法可以通过Ψ的大小判定所拟定的流动方式与逆流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流动方式的选择。而在校核性传热计算时,两种方法都要试算。在某些情况下,K是已知数值或可套用经验数据时,采用传热单元书法更加方便假设的出口温度对传热量Q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定性温度,影响总传热系数,从而影响NTU,并最终影响Q值。而平均温差法的假设温度直接用于计算Q值,显然e-NTU法对假设温度没有平均温差法敏感,这是该方法的优势。3、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答:分为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辐射热传导热量从物

8、体内部温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