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实验教材新编

棉纺实验教材新编

ID:47201513

大小:208.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24

棉纺实验教材新编_第1页
棉纺实验教材新编_第2页
棉纺实验教材新编_第3页
棉纺实验教材新编_第4页
棉纺实验教材新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纺实验教材新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纺纱工艺实验指导书对纱线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实验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从中找出其规律性。电测技术和微机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原理测试和纺织品检验,标志着纺织测试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此,本段材的棉纺原理实验,采用了现代电测技术、微机信号分析仪与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既迅速又准确,使棉纺测试手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瞿银球目录实验一梳棉机均匀与混和作用实验……………………………………………………………3实验二梳棉机落棉实验………………………………………………………………………5实验三梳棉机上机试纺………………………………………………………………………10实验

2、四纤维变速点实验………………………………………………………………………12实验五牵伸过程中纱条变细曲线实验………………………………………………………16实验六并条机上机试纺………………………………………………………………………18实验七粗纱机上机试纺………………………………………………………………………20实验八粗纱张力测定…………………………………………………………………………23实验九细纱机上机试纺………………………………………………………………………25实验十皮辊表面速度差异测定………………………………………………………………27实验一梳棉机均匀与混和作用实验一、导言梳棉机除具有分

3、梳除杂作用外,因在锡林和盖板工作区的针布具有吸放纤维的能力,故还具有均匀和混和作用。当喂入棉层较薄时,针齿间的纤维被放出一部分参加梳理。当喂入棉层较厚时,一部分纤维被储存在针齿间。通过针齿间吸放纤维的作用,可以调节输出棉条短片段的均匀度。在锡林盖板工作区,锡林和盖板针面间的纤维需经多次反复转移。锡林一转输入盖板工作区纤维,需经多转才能全部输出,也就是说,锡林一转输出的纤维是由锡林多转输入的纤维混和而成的。从而达到了纤维间的混和作用。本实验是在梳棉机上通过连续喂入两段等定量的两种颜色纤维层,观察和测定含两种颜色纤维的棉条长度,分析梳棉机的混和作用。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习梳棉机均匀混合作

4、用的实验方法。2.通过实验深入理解梳棉机的均匀、混和作用。三、实验步骤与方法方法一1.实验设备仪器与材料(1)ASl81型梳棉实验机—台;(2)钢卷尺一把(3)棉卷(4)染色纤维2.实验步骤(1)梳棉机的混和作用,①按ASl81型梳棉机的给棉宽度(250mm),从生产用棉卷上截取长度为250mm的棉卷,称重并作记录,然后折算出长50mm、宽250mm棉卷重量。同时称取等量的染色纤维,把称取的染色纤维铺成长50mm、宽250mm的棉层。②在AS181型梳棉机的给棉帘上按长100mm(本色)、50mm(染色)、100mm(本色)三种棉卷的顺序铺好棉层。注意三段棉卷间的接头要平齐,以防因棉卷接

5、头不良而造成前部断头。③检查梳棉机及各仪器的准备工作正确无误后,准备开车。④开车,注意输出棉条中纤维网颜色的变化情况。五、实验报告与思考题1.按本色、染色、本色的顺序喂入棉卷,为什么会出现染色与本色的混合纤维棉网?实验二梳棉机落棉检验一、导言当棉卷喂入梳棉机时,棉层首先被刺辊抓取并进行强烈的分梳,把棉卷中70-80%的棉束分解成单根纤维,同时清除棉卷中50-60%的尘杂。因刺辊上的锯齿刺入棉层之中,不仅分离了纤维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破坏了纤维与杂质之间的联系,在机械与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纤维被刺辊抓取,杂质和短绒降落为落棉(即后车肚落棉)。落棉中大部分是杂质与不可纺的短绒,难免还有少量的可纺

6、纤维,为尽可能多的排除杂质和短绒,减少可纺纤维的损失,首先要对落棉进行分析,找出机械与工艺两方面的原因,达到节约用棉、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由于各类杂质、短绒与纤维的重量差异,在高速回转的刺辊作用下,受到的空气阻力与离心力不同,较重的杂质离心力大,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小,易脱离锯齿的控制而下落,长而细的纤维离心力小,所受空气阻力较大,不易下落,棉流通过除尘刀时,将露出锯齿的杂质击落,长纤维被托持前进,在小漏底的入口处和网眼中分别将一些较轻的尘杂和短绒排除,故后车肚落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布,其除杂能力占梳棉机总除杂能力的70%左右。在生产中一般都是通过调节除尘刀的高低位置和角度、小漏

7、底入口隔距及第四点隔距的工艺参数来控制后部落棉的。例如,棉卷含杂较高,含大杂较多时,可以降低除尘刀高度,增加给棉扳到除尘刀的距离;使大杂易落下,但除尘刀位置过低时,易落白花。增加小漏底入口处隔距,可以增加可纺纤维的回收,但其隔距小时,能够较多的排除杂质。当第四点隔距增大时,可以排除较多的短绒,但过大时小漏底易堵塞。此外,棉层被刺辊抓取后,转移给锡林,锡林将纤维带入锡林与盖板工作区,将纤维束进一步细致的分梳成单根纤维状态。在这个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