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

ID:47236090

大小:6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27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_第1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_第2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_第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_第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判断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教学实施过程:一、文言句式的概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

2、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

3、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有的判断句,

4、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

5、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

6、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

7、“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8、,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