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

ID:47236209

大小:913.5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27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_第3页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_第4页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数百米长的流线型小丘,是冰川前进过程中,底部砾泥物质翻越凸起的基岩后,冰川版与能力减弱,砾泥物质堆积而成,下图为某地鼓丘平面示意图,闭合曲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读下图完成1—2题。1.塑造图示地貌形态的冰川前进方向为()A.正北B.正南C.西北D.东南2.该地最可能位于()A.东欧平原B.辽东丘陵C.东北平原D.中西伯利亚高原【答案】1.D2.A【解析】1,鼓丘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缓。即等值线疏松的一坡为背冰坡,等值线密

2、集的一坡为迎冰坡,也就是说冰川前进的方向为自上而下。再注意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即可判断出冰川前进的方向为东南。2,冰川作用主要的分布地区是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在美国有一条特大的“死亡谷”(36°N,117°W),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25千米,宽6~26千米。峡谷两侧悬崖绝壁,最低处低于海平面85米,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夏季炎热,绝对最高温曾达56.7℃。结合材料,完成3—4题。3.有关死亡谷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断层下陷D.冰川侵蚀4.形成死亡谷夏季高温的主要原因

3、是①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②海拔低气温高③纬度低气温高④暖流的增温效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3.C4.C【解析】3,死亡谷由于地球重力将地壳压碎成巨大的岩块断裂下陷而致,当时部份岩块突起成山,部份倾斜成谷,故本题选C。4,夏季炎热,绝对最高温曾达56.7℃,主要是因为海拔低,导致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再加上纬度较低,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较强所致,故本题选C。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10昼夜的航行,于当地时间2009年1月6日凌晨抵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图“中国海军远征示意图”,完成5

4、--6题。5.舰艇编队航行至马六甲海峡时赶上阵雨,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夏季风影响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C.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6.有学者预言索马里半岛百万年后可能与非洲大陆分离同,其依据是A.河流侵蚀作用强烈     B.海水侵蚀作用强烈C.半岛地处板块消亡边界一侧   D.半岛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一侧【答案】5.C6.D【解析】5,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的影响多对流雨,故选C。6,索马里半岛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故选D。7.澎湖列岛

5、与厦门隔海相望,其中位于大陆架上的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钓鱼岛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充足,岛上淡水资源丰富B.钓鱼岛的地势特征中部缓,四周陡C.钓鱼岛位于板块的张裂处,由火山喷发形成D.钓龟岛附近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答案】D【解析】读图乙,根据等高线分布判断,钓鱼岛以山地为主,坡度陡,河流短小,淡水资源不足,A错。读图乙分析,岛上的地势北部较缓,南部陡,B错。钓鱼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C错。由题目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的大陆架上,

6、有沿岸寒流与台湾暖流相交汇,渔业资源丰富,D对。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完成8—9题。8.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①板块张裂地层下陷 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③周围风沙的沉积 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A.1000年以来气候稳定不变 B.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C.6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距今8000年开始出现绿洲【答案】8.C9.B【解析】8,位于塔

7、里木盆地南部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位于地下8米深处,在此之的的地层层明显,可以排除冰川堆积作用形成,地位于板块内部,排除板块张裂地层下陷形成,文化层之上的粘土层应是由流水堆积,沙层应是由风沙堆积,故选C。9,1000年以来该地的沉积层有粘土层I、粘土层II,不同的沉积层说明地理环境的变化,可排除A,粘土层是湿润期的的沉积环境,沙层的沉积环境是干旱的,在6000年以来沉积层以沙层为主,说明干旱期大于湿润期,可排除C,文化层出现在8000年以前,可排除D,而2000年以来沉积剖面变化最陡直,说明沉积最快,故选B。

8、“海底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下图为海底黑烟囱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形成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C.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D.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11.根据海底黑烟囱的形成原理,可推测海底黑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