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

ID:47247869

大小:154.3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30

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35综合模拟卷(七)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屮所蕴含的“诗屮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绘画创作屮,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

2、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璨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

3、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格化。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屮“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

4、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粧鸡》等作品。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传

5、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于“迁想妙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北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的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B.中国的文人画家以诗人的思考方式,通过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所创作的很多作品被后人惯称为“文人画”。C.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屮国文人画家基于屮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些绘画理论,将

6、表现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D.中国画家的创作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感情色彩更浓厚,更纯洁、透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布袋和尚图》《泼墨仙人图》两幅画作以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体现了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B.屮国文人画在具体画面处理屮比两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是因为后者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而前者还追求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C.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自己的画作中容易叙述心

7、灵的情怀,缘于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他们“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D.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中国文入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地位,足以使其与晋唐书法、唐诗宋词比肩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以后,屮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程度,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B.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一方面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一方面又以拟人化手段将表现对象人格

8、化,以追求作品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C.中国文人画家在处理具体画面虚实关系基础上,提出“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D.宋代米友仁、元代吴镇等屮国文人画家在各自作品屮表现岀来的诗人的思考方式,是他们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学养上往往都有高造诣的体现。【答案】DDB【解析】D项,概念扩大,“中国画家”应为"中国文人画家"。D项,强加因果,中国文人画并非因其在世界绘画史上的地位而能与晋唐书^去、唐诗宋词比肩。B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