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

ID:47268352

大小:14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19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_第1页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_第2页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_第3页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_第4页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范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日期:2011-09-16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1.1.1.1 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24.1 苗木.24.1.1 壮苗标准.24.1.2 苗圃建立.24.1.3 插穗制备.34.1.4 扦插.44.1.5 苗期管理.44.1.6 病虫害防治.44.1.7苗木调查和出圃.54.1.8 苗木检验.54.2 培育管理技术.64.2.1 造林地选择.64.2.2 无性系(品种)和壮苗.64.2.3 整地.64.2.4 合理密度和配置.74.2.

2、5 栽植.74.2.6 抚育管理.74.2.7 施肥.85 病虫害防治.85.1 病害.85.2 虫害.86 合理采伐.8附录A(规范性附录) 安徽省杨树立地指数表.9附录B(规范性附录) 安徽省各区域适宜栽植的杨树无性系(品种).11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主要杨树病虫害防治方法.12附录D(规范性附录) 安徽省杨树速生丰产林生长量指标.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速生丰产林项目办公室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一苏、钱滕、傅

3、军、周根土、吴中能、刘俊龙、张明、郑亮、査朝生。本标准首次发布。1.1.1.2 安徽省杨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生长量、立地指数指标、培育管理措施(品系、育苗、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更新方式等〕。本标准适用于本省亚热带型黑杨类速生丰产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071-1993《林木良种审定规范》LY/T1716-2007《杨树栽培技术规程》3 术

4、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  亚热带型黑杨又称南方型黑杨,适合我国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黑杨派杨树。3.2  苗龄即苗木年龄。苗木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的一个自然年生长周期。苗龄1-0     表示1年生插条苗。苗龄1(2)-0   表示1年干2年根插条苗。3.3  地径为苗干基部1cm–2cm处的直径。3.4  胸径树木1.3m处直径。3.5  苗高地径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3.6  根幅根冠长度,东西、南北向平均值。3.7  造林成活率成活株数和栽植株数之比。3.8  插干造林截去根,用干扦插造林。3.9  区域化试验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进

5、行造林试验。3.10  冠干比树冠高度与树干高度之比。4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4.1 苗木4.1.1 壮苗标准参照LY/T1195-1996规程。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采用Ⅰ、Ⅱ级苗造林。亚热带型(南方型)黑杨插条苗壮苗等级参见表1。表1 亚热带型黑杨插条苗壮苗等级a  苗龄b  Ⅰ 级c  Ⅱ 级d  地径cme  苗高mf  根幅cmg  地径cmh  苗高mi  根幅cmj  1-0k  ≥3.5l  ≥4.0m  35n  ≥2.5o  ≥3.5p  30q  1(2)-0r  ≥4.5s  ≥4.5t  45u  ≥3.5v  ≥4.0w 

6、 40 苗木分级地径比苗高重要,造林苗木除达到上述标准外,还要求苗干通直、苗木充分木质化、顶芽发育正常、无病虫害、苗干无机械损伤及苗根不能劈裂。4.1.2 苗圃建立4.1.2.1 圃地选择圃地设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苗圃地要求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疏松、湿润、肥沃,沙壤土或壤土,一般要求土层厚度1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6.5~8.0,排灌畅通。农耕地和家前屋后育苗,要防家禽、家畜及病虫危害,尤其是地下害虫危害。4.1.2.2 整地冬季深翻耕,深度25cm以上,建好排灌设施;翌年早春,平整土地,精耕细耙,深度20cm以

7、上。圃地为沙壤土熟地,扦插前,可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粘土地,必须冬耕春耙。4.1.2.3 土壤处理和改良育苗前要根据圃地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土壤处理和改良措施。偏砂土壤混拌泥炭土或塘泥进行改良;偏粘土壤掺砂改良;偏酸土壤施石灰或草木灰改良,一般每亩施生石灰20kg~30kg;偏碱土壤施硫酸亚铁改良,每亩施5kg~15kg。低洼地,须筑台条地及挖排水沟。4.1.2.4 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有堆肥、厩肥、饼肥、人粪尿等,有机肥料必须腐熟后才能施用。基肥施用量,一般每亩施农家肥5000kg~10000kg,或豆饼150kg~250kg加

8、磷肥15kg~20kg。4.1.2.5 开沟作床作床前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细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