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ID:47280298

大小:3.58 MB

页数:286页

时间:2019-08-25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_第1页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_第2页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_第3页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_第4页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印二○一四年五月序言2004年11月l2日,国务院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对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医学科研工作影响深远。为了认真贯彻《条例》及其配套的法规和标准,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2007年2月,重庆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写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试行版)。该手册对推动我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2、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发布了一些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该手册已不适应当前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要求。为此,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写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根据《条例》及其配套法规和标准,参考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最新相关资料,针对我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现状和管理需求编写而成,注重规范性、适用性,突出了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硬件及管理要求。手册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室/动物设施试运行指

3、南、实验室设备、消毒和灭菌、感染性物质的运输、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实验室常用技术、生物安全和重组DNA技术、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实验室危害等;同时收录了国家和我市发布的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主要法规和标准。该手册对各类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均是有益的参考,可以指导各相关实验室制订并建立微生物学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确保微生物资源的安全,进而保证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有效地用于临床、科研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各项工作。由于该手册的编辑比较仓促,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二○一四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1病原微生物分类11

4、.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21.3风险评估21.3.1风险评估的内容21.3.2对已知微生物的风险评估31.3.3对未知微生物的风险评估41.3.4风险再评估41.3.5评估结论应考虑的要点41.3.6风险评估的用途4第二章一级和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62.1操作规范62.2实验室的设计和设施82.3实验室设备92.4健康和医学监测112.5培训112.6废弃物处理112.7化学品、火、电、辐射以及仪器设备安全132.8实验动物设施132.8.1概述132.8.2动物设施——一级生物安全水平152.8.3动物设施——二级生物安全水

5、平152.8.4无脊椎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施162.9实验室∕动物设施试运行指南172.9.1实验室∕动物设施的试运行172.9.2试运行合格标准的建立172.9.3试运行的实施172.9.4正式运行的认可与审查验收18第三章实验室设备193.1生物安全柜203.1.1Ⅰ级生物安全柜213.1.2Ⅱ级生物安全柜223.1.3Ⅲ级生物安全柜243.1.4生物安全柜的通风连接243.1.5生物安全柜的选择243.1.6实验室中生物安全柜的使用253.2负压柔性薄膜隔离装置273.3移液辅助器273.4匀浆器、摇床、搅拌器和超声处理器283

6、.5一次性接种环283.6微型加热器283.7个体防护装备和防护服283.7.1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裙283.7.2护目镜、安全眼镜和面罩293.7.3防毒面具2953.7.4手套29第四章消毒和灭菌304.1定义304.2实验室材料的清洁304.3化学杀菌剂304.3.1含氯消毒剂314.3.2二氧化氯324.3.3甲醛324.3.4戊二醛324.3.5酚类化合物334.3.6季铵盐类化合物334.3.7乙醇334.3.8碘和碘伏334.3.9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344.4清除局部环境的污染344.5清除生物安全柜的污染344.

7、6洗手/清除手部污染344.7热力消毒和灭菌354.7.1高压灭菌354.7.2焚烧374.8废弃物处理37第五章感染性物质的运输385.1国际运输规定385.2国家有关感染性物质运输规定385.3基本的三层包装系统395.4冷藏或冷冻的样本395.5标示405.6标签405.7应急措施415.8人员急救425.9溢出清除程序425.10感染性物质运输管理(参见附录有关规定)42第六章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436.1意外事故应对方案436.2微生物实验室应急程序43第七章实验室常用技术467.1实验室中标本的安全操作467.1.1

8、标本容器467.1.2标本在设施内的传递467.1.3标本接收467.1.4打开包装467.2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467.3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477.4生物安全柜的使用477.5避免感染性物质的食入以及与皮肤和眼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