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一)专项题型突破

《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一)专项题型突破

ID:47316031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一)专项题型突破_第1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一)专项题型突破_第2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一)专项题型突破_第3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一)专项题型突破_第4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一)专项题型突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组织行为学》自考讲义专项题型突破§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感觉:是客观

2、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

3、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

4、的心理特征。  15.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17.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18.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9.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20.事业生涯的开

5、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21.事业生涯的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22.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3.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4.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25.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

6、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26.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27.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28.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29.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  30.群体助长(群体促进):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作用。  31.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

7、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32.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33.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它是按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如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例行的汇报、总结、工作任务分配等均属此列。  34.群体思维:指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会严重损害群体效绩。  35.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的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

8、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36.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37.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38.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