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

ID:47342146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_第1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_第2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_第3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_第4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教后反思《光和影》是五上光单元第一课。本课我调整了教学顺序,因为影子产生的条件牵涉到光源,所以我先讲了光源,首先启发学生说说哪些物体能发光,学生说完我板书。板书时注意将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和反射、聚光的物体有意识地归为两排,后面讲时也好归类识别。按教辅提示,光源是指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所以授课时举例说不亮的日光灯管我们暂时不能叫它光源,只有通电亮时才叫光源。月亮不是光源是没有异议的,有一个班上学生说出“星光”后我的处置显得草率了些,开始我直接把星光归到日光一类的光源中,后来有学生说星光也是反射光的,当时认为说的不错就同意归到了月光组

2、。其实细想想,地球外浩如烟海的天体有发光的,也有不发光的,直接把星光放到哪一组都不合适,应该把星光大致地分为恒星之光和行星之光,再分别归类更为妥当。本课的三个实验都是很容易出效果的,课前我布置了手电筒和木块却忽略了能显示影子屏的布置,课前我准备了大张的白纸在活动时发了下去才没有影响实验的进行。可能是间隔了一个长假学生淡忘了要求,带手电的人数并不多,课上面对很多学生没实验可看的现实我在教室前的白墙上演示了三个活动过程。作为遮挡物的材料其实是很灵活的,课前准备时我也作了灵活要求,实在找不到木块找小纸盒或者利用书包里的文具盒、字典都可以。后来我在班上演示的遮挡物更轻巧了,是每天写写划划的碳素笔,

3、演示时把碳素笔捏着笔帽垂直抵在白墙上,让手电从下而上环绕照射,黑黑的笔杆影子长短、方向变化很清楚,有学生还发现了手电在一侧、影子在另一侧这样的规律,我表扬了这种发现后说:影子总是和光源在相反的方向。接着启发学生:影子的长短、方向的改变和什么有关系?想想实验时哪个条件改变了,改变的那个条件可能就是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演示影子大小变化时,通过碳素笔向光源处慢慢平移观察影子由小到大的变化,反之亦然。观察时学生又发现了另一条规律:影子由小变大时越来越模糊;由大变小时越来越清晰。碳素笔在演示第三个实验影子的形状变化时更有优势,先将笔横在手电前,现出的是一个长条形,再把碳素笔顺向光源投来的方向,发现在

4、墙上的只是一个黑点。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影子形状变化的原因,很容易得出是光源照射物体的不同侧面所致。在活动环节要掌握好时间,出了现象就要求关掉手电,便于给思考和做小结留出时间,任由时间无价值地空耗下去只能让后面的内容仓促到不能结题。果断喊停的魄力要有,因为心中要有一节课的全局。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和影》最新优质课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光和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指导学生认识影子形成的条件;通过图片和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光源.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手电筒、长方体的小木块。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体的小木块、记

6、录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表演。不过,同学们要一边看,一边思考:这是什么表演?(播放课件:手影表演视频) 学生观看。 结束观看,师:谁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表演?   (生答:手影表演。)   师: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猜测。师:影子的形成需要光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光和影的关系。(板书:光和影)二、新知探究。(一)、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 1、师:请同学利用桌上的材料,分小组设计一个能看见影子的实验,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完成的小组请以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开始。 2、学生分组实验。师行间辅导。 3、汇报实验情况。 师:哪个小

7、组愿意来演示一下你们的实验。 让一个小组上台演示。 师:同学们看见影子了吗?(看见了) 师问上台演示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选择手电筒呢? 生:手电筒能发光,有了光才能形成影子。 师:为什么选择小木块呢? 生:小木块可以遮挡一部分光线,木块遮挡了一部分光线,就可以行成影子。 师:像这种可以遮挡光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遮挡物。如果没有遮挡物能行成影子吗?你们给大家试一试。 学生演示撤离遮挡物。 师:没有遮挡物可以形成影子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