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

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

ID:473461

大小:81.2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08-08

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_第1页
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_第2页
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_第3页
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_第4页
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17目录中文摘要II英文摘要III一、话语场:历史变革与封建传统2二、悲剧性人物:文化类型的不同承载3(一)传统文化的守卫者41、白嘉轩42、朱先生4(二)新旧文化冲突下的牺牲者51、鹿子霖52、黑娃6(三)新文化的拥护者71、白灵72、鹿兆鹏、鹿兆海8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碰撞9(一)“家”与“国”的矛盾10(二)“修身”与人性的矛盾10(三)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111、传统文化的衰败112、在历史的中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性12参考文献14致谢1517论《白鹿原》的文化悲剧建构【摘要】: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

2、获之一。陈忠实站在时代和文化的高度描绘人物命运的浮沉和白鹿原的历史变迁,剖析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挖掘其可供借鉴的和必须剥离的正负面文化因素。本文较为全面地阐释作品的悲剧性和文化悲剧意义,从而透视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关键词】:白鹿原;传统文化;现代性;悲剧性17【ABSTRACT】TheLandofWhiteDeerisoneofthemostimportantachievementoftheChinesenovelinthe1900s.ThewriterChenZhongshidepictsthefateofthecharactersandthehistorica

3、lvicissitudeofthelandofwhitedeerfromtheperspectiveoftheeraandculture.Itanalysesthecontainedtraditionalculture,andtapsthepositiveornegativeculturalfactorswhichcanafforduslessonsorbeneededtoabandon.Thistextgivesacomparativelygeneralexplanationoftheworktragedyandculturaltragedysignificance,therebygr

4、aspingthenotionofculturebehindthetextandthewriter’sattitudeabouttraditionalculture. 【KEYWORDS】TheLandofWhiteDeer;TraditionalCulture;Modernity;Tragedy1717陈忠实作为一名“农裔城籍”作家,深刻地感受着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尴尬,他试图通过《白鹿原》这部作品来表现其中激烈的碰撞,引发社会的关注。在《白鹿原》中,作者借个人浮沉、乡村遭际演绎国家的历史进程,从个体、局部彰显整体的民族文化精神,以村史隐喻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历史变迁。在其中透视出对于传统文化

5、深层的思考,以及在当代社会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本文拟通过对作品中设定的话语场和主要人物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悲剧性,从而正确看待传统文化衰败的现实,寻求传统文化的历史新路。一、话语场:历史变革与封建传统陈忠实将《白鹿原》设定在清末变革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复杂动荡的社会历史现实,各种派系交错复杂,而白鹿原的位置,恰是陕西关中——中国文化的发祥之地,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作者正是将这两者强烈的反差,放置于一处碰撞和激荡,这样的小说背景为人物悲剧性的命运奠定了基础。下文主要通过对比小说在时代历史环境和白鹿村两者上的差异,从而为人物的悲剧结局提供合理的话语场。《白鹿原》在作品开首所引用的巴尔扎克的名

6、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无疑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一把钥匙,作者以中国近现代的巨大变革为背景,以白鹿原为切口,揭示了在历史更替演变中的矛盾冲突,以白、鹿两家人不同人物的生活轨迹,展现了蕴藏着的悲怆国难和隐秘心史。可谓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小说故事的跨度从清朝到民国,民国到解放近40年时间,以清朝瓦解、军阀混战、国共斗争直至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为时代背景。在小说中,主要通过“交农”事件、奉系镇嵩军与国民革命军的争斗、农协“风搅雪”运动、田福贤戏楼吊打农运分子、鹿兆鹏与

7、白灵的共产党地下工作、孝文和黑娃加入保安团等事件的发展,表明了纷乱斗争下的善恶、是非,社会进程的趋向,革命力量的艰难处境。正是这些跌宕起伏的阶级抗争,夹杂着白、鹿两家的家族较量,使得白鹿原成为了风云际会的历史舞台。与外部社会历史的变革相对应的是白鹿村内部的制度和思想。白鹿村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村落,它就位于白鹿原上。白鹿原在陈忠实的描述中,是一个一直倚靠在灞水水滨,延展于终南山下的古原。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是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