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自道》 导学案

《夫子自道》 导学案

ID:47365793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1

《夫子自道》 导学案_第1页
《夫子自道》 导学案_第2页
《夫子自道》 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夫子自道》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夫子自道》导学案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教学难点:言为心声,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以及他们这种为人与境界,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教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四书”“五经”,大家想必都知道吧,而“四书”中的《论语》和《孟子》,又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孟子》中的精华,以期给我们的学习

2、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专题。2、板书课题: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二、说说孔子与孟子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

3、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2)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较进步。他还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福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2、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

4、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和主张: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 国 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5、能屈”的“大丈夫”。孟子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 莫养 君子。”还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三、初读感知1、识记:有同“又”盍()裘()肱()叶()公女同“汝”尔同“耳”奚()知“智”辟同“避”箪()嘑同“呼”蹴()得同“德”乡同“向”2、初步感知:通过夫子自道,表现他们各自的为人与境界。四、读析、讨论、质疑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1)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2)

6、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3)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4)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5)伐:夸耀。(6)施劳:施,表白。劳,功劳。(7)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8)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而事实上正说着自己。3、由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1)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2)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而是非常好学。(4)孔子安贫乐道,不求不义之富贵。(

7、5)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6) 孔子以 君子之道自省。(7)孟子自道,君子应“舍生取义”。五、练习巩固1、结合课文,谈谈孔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2、孔子与“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人的志向有和何不同?3、试概括“斯文”一词的含义。4、孟子总结古代的圣人有哪几种?为什么说孔子是集大成者?六、积累与应用1、记诵名句:(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发愤

8、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