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

ID:47366699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30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_第1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_第2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_第3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_第4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018·湖北咸宁)阅读文章,完成18-21小题。(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注

2、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上与群臣论止盗一狼得骨止B.朕当去奢省费去因还乡C.自是数年之后自经丧乱少睡眠D.刻民以奉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多个义项的辨识。A项中的“上与群臣论止盗”的“止”是禁止的意思,“一狼得骨止”的“止”是“停止”的意思;B项的“朕当去奢省费”的“去”是去掉的意思,“去因还乡”的“去”是“离开”的意思;D项中“刻民以奉君”的“刻”是“剥削”的意

3、思,“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刻”是雕刻的意思;C项两个“自”都是从的意思,因此选C。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允腹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辨识。A项的两个“者”是判断句的标志,解释为“是”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而”是连词,表转折。D项中的“则”是连词,就的意思。B项中“犹割肉以允腹”的“以”是连词,来的意思,“能以径寸之木”的“以”是用的意思,所以选B。20.下列选项中,

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文中说老百姓偷盗的原因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寒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而不是他们没有廉耻观,因此选C。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⑴(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答案】(1)

5、(我)让老百姓代食有富余,那么老百姓就自然不做盗贼(不会成为盗贼),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馀”:“同“余”,多出的、剩下的,此处可译为“富余”;“安”:怎么。注意一一对译的原则。(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答案】(2)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外界来,常常从自身生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故”的意思是“因此、所以”;“患”的意思是“忧患”;“由”的意思是“从”。【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

6、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被饥饿所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此几年之后,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却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从外面来,常因为自

7、身出现。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6.(2018·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8分)齐侯陈①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②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③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注】①陈:列阵,布阵。②绥:安抚。③方城:山名。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

8、子。(2分)以此众战,谁能御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这个诸侯之师(诸侯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御他们呢?【解析】本题考查课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