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

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

ID:47379206

大小:7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17

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_第1页
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_第2页
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_第3页
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_第4页
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深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  1.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3.下法 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消法 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缓消渐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5.吐法 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体虚、新产和孕妇,

2、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6.清法 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7.温法 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8.补法 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方剂的基本结构  方剂的一般结构,大体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臣药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

3、。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习称“随证加减”。  运用前提:主证不变,君药不变。  变化方法: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中的次要

4、药物(只是臣、佐、使药的适当调整)。  2.药量增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  运用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  变化方法: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药物的用量。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如果药量的增减并不改变原方配伍的主从关系,方剂治疗作用强弱改变;  如果药量的增减改变了原方配伍的主从关系,该方的功用和主治改变。  3.剂型更换的变化指通过更换方剂的剂型,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  运用前提:原则上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  变化方法:改变方剂的剂型。    细目三:常用剂型及其特点  一、汤剂  汤剂的特点: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加

5、减变化灵活,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每一个病人和各种病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二、散剂  散剂的特点:吸收较快,且制作简便,节约药材,不易变质,便于使用和携带。  散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三、丸剂  丸剂的特点: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且体积小,服用、携带都比较方便。  丸剂大多适用于慢性病证。此外,某些用于急救的方剂,由于方中含有芳香性药物,不宜加热煎煮,亦可制作丸剂使用,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还有某些方剂,由于方中某些药物不宜加热煎煮,或由于方药峻猛有毒,为了使其较为缓慢地发挥药效,亦可制作丸剂使用,是为峻剂缓制,如舟车丸等。  常用的丸剂有:水丸、蜜丸、糊丸、浓缩丸等。  

6、四、膏剂  1.内服膏剂又分煎膏剂、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2.外用膏剂 分软膏剂和硬膏剂;外用膏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有的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有的起局部治疗作用,有的透过皮肤或黏膜起全身性治疗作用。  五、丹剂  丹剂的特点是用量小,疗效确切。但毒性较强,一般只能外用,不宜内服。  六、酒剂  多用于身体虚弱、风湿痹痛、外伤瘀痛等病证,但酒性辛温行散,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酒剂。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  2.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麻黄

7、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开表逐邪,散风寒而除身疼。杏仁与麻黄相配,宣降并用,以增强解郁平喘之功为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炙甘草既调麻、杏之宣降,又缓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为使。  【化裁运用】  1.麻黄加术汤:素体多湿,又感风寒,症见身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