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

【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

ID:47381872

大小:31.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6

【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_第1页
【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_第2页
【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_第3页
【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_第4页
【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9A文】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项目策划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工作,进一步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新途径,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我校与河北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下称“基地”)。为了推动“基地”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1.项目背景1.1国家政策20RR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意见》指出,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问题导向、创新模式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双创支撑平台,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意见》强调,要支持双创示范基地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在拓宽市场主体发展空

3、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促进创业创新人才流动、加强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激发体制活力和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1.2社会环境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的优势群体。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招聘大学生,既要看毕业学校,还要看大学生实践经验,而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成为用人单位选贤任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4、在如此的压力之下,具有实践经验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也成为现在很多院校需要的考虑的问题。1.项目意义校企合作是学校教学与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探索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培养造就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开展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的深度合作。2.1学校“基地”项目建设,可以推动

5、在校大学生的实践工作,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激发大学生认真学习,实践成才的热情。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为创新教育及实用化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尽早地认识企业文化,实现对口产业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2企业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

6、的教学大纲对接,也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企业根据项目运营的需要,将项目拆分交给公司研发人员和在校学生,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中来,可以减少项目开发的成本,在项目的后期宣传与推广中,不仅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也可以利用学生资源,企业在项目开发和宣传上也降低成本。【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2.3学生“基地”项目建设可以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

7、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学生在研发、运营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工作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通过设置项目补助和奖金的形式,对校大学生进行“工资”发放,既可以给大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也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社会工作的压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

8、帮助。3.项目目标“基地”项目主要是为了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确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注重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工作素养。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多层次、多品位、基础扎实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基地”项目注重实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注重实践效果。通过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搭建工作实践平台,发挥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4.项目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