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

【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

ID:47385367

大小:22.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3

【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_第1页
【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_第2页
【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_第3页
【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_第4页
资源描述:

《【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养生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两个祛湿验方Δ路志正,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很有深造诣。路老花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编著了一本书《中医湿病证治学》。路老总结: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可见,水液代谢失常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和广泛性。以下文字依据路志正大师于2011年5月23日做客养生堂节目

2、的部分文字实录整理。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湿又分为内湿、外湿。外湿就是自然界中的水湿,如云、雨、雾、露,生活中的眼镜上的水汽,包括空气中的湿度。外界的湿度增加了,也是个致病因素。比如说雾露特别大的时候,空气流动的慢了,在空气中悬浮的微颗粒,粉尘就多。呼吸后容易产生疾病。房子里容易长霉,容易引起过敏。大家都知道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散热方式,从而调节体温,但如果不能很好蒸发,就不能达到这一作用。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呢?一般来说,胖大舌、齿痕舌、舌体有裂纹都是湿多的表现。当然,湿邪也有地域差异:南方、沿海地区多以外湿为主,而北方内湿

3、较多。一般病人病情比较复杂,既有寒又有热,既有湿又有虚,各种病情掺杂在一起,缠绵难愈。清热容易生寒,散寒容易生热,祛湿容易伤气,补气容易胃胀。属于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虚实夹杂,湿邪中阻,兼有脾胃虚弱。所以要清热温下,辛开苦降,健脾祛湿,用行气流动之品。中医讲湿与脾胃有关系:脾的主要功能就是运化水湿。五脏之中,所有的水湿代谢都离不开脾。而湿在脾和湿在胃也有不同,湿在脾与脾的运化有关,湿在胃则与水湿停积有关。一般湿邪在脾时,可用古方参苓白术散,一般药店都有成药出售。但是服用此方剂时,要有方法。临床上有些人也说这个方子的效果并不好。

4、路老总结:第一,急于求成,药量用量较大;第二,时间短,没有等脾胃功能恢复就停药,所以效果不好。路老经验服用法:现在市场的参苓白术都为丸药,需用热枣水化开,1次3克,一天2次。要调理脾胃,缓慢图之,剂量要小、长期服用,才能根治。另外湿邪在脾的表现可以为腹泻,也可以为便秘。止泻不可过早,如果急于止泻会把湿热滞留在肠道中,不利于水湿代谢。如果夏天着凉,出现轻微怕冷,低热,恶心呕吐,伴腹泻。可用芳香化浊的药物:藿香正气。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之功,本品性温而燥热,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

5、暑湿,用于暑湿症及湿温症初起,为暑令常用之品。本品又能和中止呕,常用于呕吐,对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最为适宜。《本草纲目》言藿香“治脾胃呕逆,为最要之药”。如果湿邪在脾的表现为便秘:大便粘滞不爽,欲便不尽,质地不干,排便时间长,许多达半小时以上。【路老验方/莱菔散】炒菜菔子每次1.5克研面冲服每天两次湿邪停驻肾府:腰疼怎么办?人一上了岁数,都会出现腰疼的症状,有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受过伤”,有的说“我肾虚!”。其实您的腰疼并不是腰椎损伤,也不是肾虚,而是肾着腰疼。何为“肾着”呢?肾着说白了就是停留在腰部的湿邪,这里说的肾只是肾脏的反

6、射区,并不是肾病。区分这三种腰疼的方法也很简单。01痛点不同:腰椎损伤的痛点是唯一的;而肾着腰疼的痛点是多个。02范围不同:腰椎损伤无法承受重力、也无法长时间活动;肾着腰疼则是越动越舒服。03痛点不同:肾虚腰疼只要稍稍休息,症状就可好转;肾着腰疼则是越休息越痛。因此,总结起来肾着腰疼有四大特点:重:犹如腰间缠绕五千铜钱般沉重。困:转侧不利,长时间不动则病情加重。酸:并非运动后的肌肉酸胀,活动后症状减轻。凉:腰间冒凉气,热敷后症状减轻。正是因为湿邪停留在肾府,所以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寒者热之”,我们推荐给大家一个路老的经验热敷方

7、。【路老验方/热敷方】蚕沙100克、苍术100克、大青盐200克,放入锅中翻炒,入袋热敷腰部版权声明: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lixiaobu18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