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

ID:47385796

大小:88.8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12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1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2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3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4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5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6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7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8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9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_第10页
资源描述: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档第十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3.10.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评审标准评价要点达到结果3.10.2.1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C】1.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或手术等有创诊疗前、或使用药物治疗前、或输液输血前,有具体措施与流程。2.鼓励患者向药学人员提出安全用药咨询。【B】符合“C”,并职能部门对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活动有定期的检查、总结、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B【A】符合“B”,并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表达“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取得的成效。科室:二甲办整理人:联系话:实用文案标准文档资料目录1、东方医

2、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2、东方医院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3、东方医院医患沟通制度4、关于对住院运行病历书写时限质量检查结果通报实用文案标准文档东方医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入院宣教、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

3、育知识进行宣传。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并提出供选择的诊疗方案。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

4、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七、医务人员在给患者采集标本、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应该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并主动要求患者及家属参加。八、对需要手术的患者。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手术安全核查。术前医师应标示手术部位,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手术、麻醉实施前实施“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认”程序,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或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九、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对接收手术、昏迷

5、、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等科室的患者,要使用“腕带”作为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十、流程出院后接受回访,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参与并理解出现病情恶化、并发症的治疗患方对病情、诊断、检查、治疗、手术、预后等充分知情,并参与相关安全活动及沟通签名患者或家属参加入院宣教,掌握相应知识教育参与安全活动患者实用文案标准文档东方医院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和目标,鼓励患者参与或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不仅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权利,也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诊疗过程中患者参

6、与医疗安全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保证医疗安全,增加医疗透明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院制定以下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医务人员在标本采集、给药、输液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唯一依据)。1、实施科室: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血库、临床实验室、病理科、放射科、理疗科及针灸室、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等电生理检查);2、继续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尤其是对新生儿、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

7、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等),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二、实施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沟通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实用文案标准文档1、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2、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