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ID:47400099

大小:111.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6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02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但其主导风格是“沉郁顿挫”,正好和王安石讲李白诗风格的“豪放飘逸”相对应。“沉郁顿挫”见于天宝十三载(754)杜甫的《进雕赋表》,他说:“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这里提出的“沉郁顿挫”并未引起时人的关注。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飘逸”和“沉郁”对举评李、杜诗,“飘逸”一词不是专指内容或专指形式的,而是指特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的风格

2、特征,那么和“飘逸”对应的“沉郁”就不只是内容问题了。而将“沉郁顿挫”结合起来评价杜诗的是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李白》,其云:“太白胸怀高旷,有置身云汉、糠秕六合意,不屑为体物之言,其言如风卷云舒,无可踪迹。子美思深力大,善于随事体察,其言如水归墟,靡坎不盈。两公之才,非惟不能兼,实亦不可兼也。杜自称‘沉郁顿挫’,谓李‘飞扬跋扈’,二语最善形容。”这是借用杜甫成句。而将“沉郁顿挫”作为评论杜诗的诗学术语的,似乎是屠隆,《杜诗详注附编•诸家论杜》引屠隆评云:“余谓老杜大家,言其兼雅俗文质,无所不有,是矣。乃其

3、所以擅场当时,称雄百代者,则多得之悲壮瑰丽,沉郁顿挫。”仇兆鳌在《进书表》中直接使用“沉郁顿挫”评杜诗:“以温柔敦厚,托诸变雅变风之体;沉郁顿挫,形于日比日兴之中。”其后诗评家常用“沉郁顿挫”评论杜诗,不绝于耳。关于“沉郁顿挫”所指的是什么,看法很多。通行的说法是用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的解释:“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但是从杜甫提出“沉郁顿挫”后,很

4、长时间并没有进入评杜的视域,清代人喜欢以此评杜诗,但从上下文看,理解确实不同,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分得很清楚,至少没有今天“沉郁”指内容、“顿挫”指形式的区分。正如严羽用“沉郁”,对“飘逸”,包括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那么,“顿挫”也是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正因为杜甫的诗歌风格是多样化的,“沉郁顿挫”并不能概括杜甫所有的作品。(选自《文艺争鸣》,有删改)1.下列关于“沉郁顿挫”的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杜甫在《进雕赋表》中,拿扬雄、枚皋与自己比较,首次明确了“沉郁顿挫”就是自己诗歌的风格。B.南宋的严羽认为,

5、杜甫的“沉郁”在具体含义上,如同李白的“飘逸”,不是单单指诗歌的内容问题。C.一般认为,“沉郁”主要就作品内容、题材、感情进行评价,“顿挫”主要指出语谋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D.作者认为,“沉郁顿挫”并不能概括杜甫的所有创作,杜甫的诗歌风格是多样化的。2.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主导风格“沉郁顿挫”的演变过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3A.“沉郁顿挫”一词被杜甫提出,后就无人关注,直到清代才进入杜诗的评论领域。B.“沉郁顿挫”一词自被屠隆明确提出作为评价杜诗的诗学术语后,便被诗评家大规模使用。C.清代的贺裳应是把“沉郁

6、”“顿挫”结合起来评论杜甫诗歌的第一人。D.清代的仇兆鳌汲取屠隆的文艺理论,继续将“沉郁顿挫”作为评论杜诗的诗学术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时至今日,“沉郁”与“顿挫“也没有分得很清楚,但并不影响“沉郁顿挫”成为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B.王安石在使用“豪放飘逸”评价李白诗风格的同时,借用与之相对应的“沉郁顿挫”来评价杜甫的诗风。C.清代的几位诗词评论家喜欢以“沉郁顿挫”评杜甫诗,但最终也没能把“沉郁顿挫”的具体内容界定到位。D.因为评论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评论时的视角各异,所以作家的

7、创作风格具有不稳定性与多样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4~7题。一生奔波为诗词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太像一般的住房,而是更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几十年的情感。10多岁的她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0多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

8、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1978年暮春,叶嘉莹给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