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ID:47409054

大小: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9

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_第1页
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_第2页
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_第3页
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_第4页
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江西省2005年省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2006年2月8日在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胡幼桃各位代表: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5年省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省级总预算草案,请予审议;2006年省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05年省级总预算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过去的一年,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全省财政部门拓展工作理念,创新发展机制,努力把财政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把

2、财政收入的增长转化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上来,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年财政总收入425.7亿元,增长21.4%,其中,总量比上年增收75亿元,比“十五”计划目标275亿元超出150亿元,比2000年增长1.5倍;占GDP比重达10.5%,比200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252.9亿元,增长22.9%。财政支出562.8亿元,比上年增加108.7亿元,增长24%。“十五”时期,全省财政总收入累计1497亿元,年均增加50.8亿元,增长19.9%,比“九五”平均增幅提高9.6个百分点;在收入增加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

3、持的基础上,“十五”时期全省财政支出累计2024亿元,年均增加67.9亿元,增长20.3%,为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2005年,省财政统筹资金,突出“五个加大”,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开创了财政新局面。——服务“三农”力度加大。“多予、少取、放活”原则,构成支持“三农”的全新体系。一是全面实施“两免三补”政策。在全省免征农业税,继续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财政共安排35亿元对县乡收入缺口专项补助;及时拨付粮食直补5亿元,水稻良种补贴4.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0.17亿元,支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二

4、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筹集1.3亿元资金对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1亿元对大中型排灌站更新改造;安排0.2亿元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完善和兴建。三是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新增安排0.42亿元对重点林区县乡财政进行补贴,安排0.3亿元对生态公益林保护进行奖励。四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多渠道筹集0.5亿元资金,对17万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能力。——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财政公共投资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更多地采用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一是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县城工业

5、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工业崛起奖励资金0.3亿元和县域经济发展奖励资金0.2亿元。全年工业园区销售收入1520亿元,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97.2亿元,由此带动全省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共完成235亿元,增长21.8%,筑牢财政支柱。二是激励市县做大做强蛋糕。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多受益”的原则,继续安排4亿元资金奖励发展快的县市。近三年来,累计安排奖励资金11亿元激励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与全省基本同步,财政总收入超亿元县由2000年的21个增加到84个,超6亿元县7个,超10亿元县1个。三是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6、。继续安排2000万元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取消市县出口退税负担,地方负担部分全部由省财政承担,支持扩大出口。四是帮助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安排国企改革专项资金0.3亿元;安排3.3亿元资金支持24户省属军工企业改制;筹集7亿元对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安排1.5亿元对省属企业自办中小学校、公安机构等人员移交地方管理后的经费进行基数补助,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财力向基层倾斜力度加大。一是县乡运转得到较好保障。安排县乡转移支付资金16.6亿元;争取中央财政“三奖一补”政策,36个粮食主产县和31个困难

7、县共得到6.2亿元奖励;增加0.7亿元共安排1.4亿元资金调减市县承担的粮食风险基金筹集任务;按每行政村增加1万元、每乡镇增加10万元的标准分别拨付补助经费2.1亿元和1.8亿元,加上原有补助,目前我省每个行政村每年平均财政补助达4.5万元,较好地缓解了税改后基层机构运转的压力。二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得到较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一倍,所需增加资金1.2亿元全部由省财政承担;安排1.4亿元将“两免一补”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农村特困群众和城市低保户子女,惠及全省120万贫困生;筹集1.2亿元资金,对5581所偏远中小学实施“远

8、程教育”工程;安排农村卫生专项资金0.5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11个县,在全省实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艾滋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得到免费治疗;扶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每户奖励6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财政承担;设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