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ID:47409411

大小:29.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9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_第1页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_第2页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_第3页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_第4页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在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过程长沙市望城区白若铺镇友仁中学赵必强新课程的实施,催生着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互联网的日益延伸,计算机的飞速普及,各级各类部门对校本教研的重视以及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深入研究,集体备课这种原已有的教研方式也随着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我校物理化学教师的编制紧缺,又无专任实验教师,周课时比原来增加了,他们负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们普遍感到在校除了教学、批改作业,还要辅导学生,每天的时间显得不够用,想多花一点时间认真备课都不行,多数情况是在家晚上备课,难免出现资料来不及收集,教学素材准备不充分,显得匆忙和粗糙。

2、教师们急切需要更好地解决办法。面对这些新的问题,我们想到凭借网络拓宽教师们集体备课的时间与空间,实行“立体备课”,不仅保证本组教师交流,还能听到其他组(学校)教师的意见;以校为本的网络集体备课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尝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既拓宽了备课交流的空间领域,打破了备课交流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又赋予了传统的集体备课新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统集体备课无法比拟的效果。现将我校物理组在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过程总结如下:一、集中培训:学校将部分学科网络集体备课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由教务处牵头,开展分层培训。①全员培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

3、学习有关网络集体备课的要求、制度、考评细则等,经常化、制度化地对教师进行个人的考评,并将考评结果记入到教师继续教育中。②备课组培训:学校成立以物理、化学、语文、数学、英语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备课组,组建网络集体备课指导团队,对备课组长进行有关培训,从组织层面提高其备课组长网络教研能力,发挥引领作用,加强网络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专题培训:对全校教师进行关于论坛、QQ、blo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培训。由理化生教研组长汪精刚组长对全体教师进行关于blog的建立、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蒋志明老师对教师进行搜集教育网资源平台的培训;教师博客交流等

4、系列专题培训活动,主要目的是凭借网络为教师搭建更便捷的同伴学习交流的平台,建立网络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二、分层准备①单元分解:物理科网络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全册教材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每位教师负责两至四个单元或模块的教学内容,其中的一节课要做详细设计,作为课例进行具体研究。②个体备课:主讲教师提前研究教材,把握单元训练重点,搜集相关信息,查阅各种资料,确定目标,重难点关键,分析学情,设计教案等。在集中备课前一周将自己对所备内容的课前思考(备课思路),教学设计的意图,相关教学素材的收集(资料、课件、相关图片、背景知识等)及有关课件上传到自己的b

5、log中,以利于其他教师共享。③网络交流:组内其他教师随时登陆blog访问浏览,了解备课者的教学思路;交流三维目标的制定、重点怎么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等问题;统一进度、目标、重难点关键、作业量等;互相借鉴教法与学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及不同的教学对象的实际分析进行智慧碰撞、观点交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主讲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个性化特征。真正实现网络互助,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的优势。三、互动研讨每周四下午3:00-5:00是我校物理备课组的网络集体备课时间,教师现场互动,进行头

6、脑风暴式的研讨,教师间的思维相互碰撞,体验思考与交流的快乐,升华内在的教育教学思想。①沙龙引领:为了减少网络集体备课的盲目性,开学初,由九年级物理组承担了校级网络集体备课沙龙引路活动,由王禹鸿老师担任主讲人,他对《多彩的物质世界》这一单元进行现场讲解,并利用自己的特长制作了课件。备课组长赵必强及吴海军、周慧老师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真知灼见、质疑补充、现场提出建议,学识共享,经验互补。②个性教案:每次集体备课后主讲教师经过内化、吸收、融合、调整,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学情,溶入自己个性的理性思考和独特设计,选择借鉴他人成功经验,保留改进自身合

7、理做法,形成个性化教案。③研讨实录:备课组长最后把网络集体备课中同伴之间的互动研讨整理出来,备课实录登录在学校网站上。这样做既有利于执教者对照课堂教学实际,改进教学,发现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和精妙之处,也利于保存成果,传递至下一年级,为下一年级教师提供备课方式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比照依据。四、课堂验证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课堂,只有通过教学的验证,才能检验出备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①同课异构课:这一活动是基于“以同一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不同课堂”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对同一节课教学内容各自执教、一课多上。备课组全员参与看课、反思、诊

8、评,同课异构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学习,人人为师,群体反思,诊断教学、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寻求有效的备课策略的目的。②单元课型课: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备课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