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ID:47414928

大小:211.5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27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_第1页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_第2页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_第3页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_第4页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二: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任务名称任务四: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数8学时授课方法学训教学内容1.根据初拟方案,进行现场踏勘,根据不同地形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控制网的布设,选点埋点;2.桥梁平面控制测量;3.桥梁高程控制测量;知识目标1.认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熟悉控制网布设的特点;2.掌握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加密和复测;3.学习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4.学习水准测量,掌握水准点的布设和测量规范;5.掌握跨河水准测量。技能目标1.

2、现场踏勘之后,能够;能够独立的对现场进行选点埋点;2.根据需要收集与桥梁施工测量相关的已有的测量资料;3.布设桥梁控制网,掌握水准测量;教学重点和难点1.控制网的布设;2.技术设计的依据及原则;3.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导入新课1.相关项目技术设计书范文;巩固复习1.技术设计基本原则;2.技术设计书编写内容;布置作业根据设计书的技术要求确定出桥梁施工控制网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备注一、咨询【参考资料】技术设计书编写原则规范、相似桥梁施工测量设计书实例等。【工程资料分析】黄河公路大桥,是国家重点高速公路

3、工程跨越黄河的特大型桥梁,设计桥长7000多米,桥宽34.5m,双向六车道。桥型分三部分:主桥1为跨度125m的斜拉桥,主桥2为跨度为50m的T型桥梁,引桥为跨度35m的组合箱梁桥。测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南向北横跨黄河,东距某国道黄河大桥约5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4°、北纬34°,测区属于平原地区,黄河由西向东从测区中央流过,黄河两岸各有一条东西向黄河大堤,大堤两侧有树木,通视困难,滩区则通视良好。【任务内容及要求】1.收集所需图纸资料和测区已有的测量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选点埋点,进行控制网的布设。2.

4、桥梁平面控制测量,首先建立GPS首级平面控制网,在进行导线测量,对其GPS控制网进行加密。3.桥梁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三角高程测量。掌握跨河水准测量。【相关知识】一、桥梁施工控制网概述桥梁施工控制网分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施工高程控制网两部分。在建立控制网时,既要考虑三角网本身的精度,即图形强度,又要考虑以后施工的需要。所以,在布网之前应对桥梁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及场地布置、桥址地形及周围的环境条件、精度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在桥址地形团图上拟订布网方案,在现场选定点位。点位应选在施工范围以外,

5、且不能位于淹没或土质松软的地区。控制网应力求满足下列要求:(1)图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测得的桥轴线(桥的中心线)长度的精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并能利用这些三角点以足够的精度放样桥墩。当主网的三角点数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能方便地增设插点。在满足精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图形应力求简单。(2)为使控制网与桥轴线连接起来,在河流两岸的桥轴线上应各设—个三角点,三角点离桥台的设计位置不应太远,以保证桥台的放样精度。放样桥墩时,仪器可安置在桥轴线上的三角点上进行交会,以减小横向误差。(3)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

6、的范围内变动。由于控制网的边长较短,可直接丈量控制网的一条边作为基线。基线长度不宜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一般应在两岸各设一条,以提高三条线的精度及增加检核条件。通常丈量两条基线边,两岸各一条。基线场地应选在土质坚实、地势平坦的地段。(4)三角点均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而且三角点间的通视条件良好。尽可能避免旁折光和地面折光的影响,尽量不造标。(5)桥梁施工的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每岸至少埋设3个,并与国家水准点联测。水准点应采用永久性的固定标石,也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标石。同岸的3个水准点

7、,其中两个应埋设在施工范围以外,以免受到破坏;另一个应埋没在施工区内,以便直接将高程传递到所需要的地方。同时还应在每一个桥台、桥墩附近设立一个临时施工水准点。二、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1.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测量仪器的更新、测量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高精度全站仪和GPS的普及,给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带来很大的灵活性,也使网形趋于简单化。建立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方法较多,根据桥梁的大小、精度要求和地形条件,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有以下几种形式:桥渡两岸,当一岸较为平坦,另一岸较为陡峻时,可布设为双三角形,如图4

8、-1(a);当两岸均较为平坦时,可布设为大地四边形,如图4-1(b)。这两种网形适用于桥长较短且需要交会的水中墩台数量不多的情况。对于大型、特大桥可采用如图4-1(c)、(d)所示的双大地四边形。这种网形图形强度高,控制点数量多,不但有利于提高精度,而且便于墩台中心测设。我国在长江上修建的基座大桥,大多采用这种网形。图4-1(e)为利用江河中的沙洲建立控制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