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

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

ID:474207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8

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_第1页
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_第2页
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_第3页
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_第4页
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物流管理PRT在物流系统中的运用在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在整个社会现代化、城市化、机动化的进程中,城市交通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交通拥堵、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交通事故引发的安全问题、因交通引发的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等。个人快速交通(PersonalRapidTransit),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代表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与现有运输方式相比,具有经济高效、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无污染等突出特点,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较高的可达性和交通质

2、量。1.材料来源简介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种途径获得有用的论文资料和相关信息的。一是通过查阅图书馆有关图书、文献,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相关期刊网,电子报纸等媒介获得论文所需的相关理论及了解个人快速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二是查阅相关的外文资料借鉴国外对PRT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应用。三是分析国外的成功实践案例,为PRT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同时立足实际,分析现有物流系统的规划布局方法和步骤,探求个人快速交通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条件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结合自身的观点,

3、提出PRT在物流系统中具体应用和可行性方案。2.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评述PRT交通系统的概念己经出现了40多年,大量的文章、报告、书籍以及专利文献都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和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系统的分析,理论、实践研究技术,控制系统,规划方案,理论应用方案,轨道(网)设计,车辆的设计,潜在的应用者,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能源的消耗以及站台的设计等等。2.1.PRT交通系统概念的提出PRT(PersonalRapidTransit)即个人快速交通,关于它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J.EdwardAnderson(2003)指出:PR

4、T属于自动导轨运输系统(AutomatedGuidewayTransit,简为AGT)的一种形式,AGT一般泛指以无人驾驶的车厢在专用路线及自动化控制条件下运行的新型运输系统。[8]美国先进运输协会(TheAdvancedTransitAssociation,简为ATRA)倾向于认为PRT是一系列被称作自动客运系统(AutomatedPeopleMover,简为APM)的一种,这些车辆自动运行在定线定班的专用轨道上。[9]张扬(2006)提到:PRT才是真正的个人快速交通系统(TruePersonalRapidTra

5、nsit)。[1]其主要特色为使用具有2至6人容量的小型车辆,通过精密电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在复杂的路网中运行,并经由岔道(Switch)转出/进入主线运载乘客。ATRA给出了一系列表征PRT系统特征的描述,主要包括:“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小型车辆(通常是1~6人),专用的轨道系统,轨道可设置于地上、地面或地下,使用离线车站,车辆运行过程中无需换乘和中转,能提供即时、全天候、门到门、基于需求而不是固定线路的服务。”[9]综合以上观点,笔者将个人快速交通概括为:一个由小型车辆及其专用轨道所组成的全自动智能交通系统。它运

6、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对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建立有效的信息传导、控制和反馈机制,并借助轨道来提供快捷、安全、可靠、门到门服务的新型交通系统。2.2PRT的交通系统的技术特征王春(2010)认为PRT系统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具有任何一种交通所不具有的潜在优势,主要可概括为:节地节能、安全高效、经济舒适、方便快捷、灵活可变五个方面。[2]张扬(2006)指出PRT系统无污染,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同时还认为PRT是现有交通系统的一种补充,具有集成交通的特点。[3]张扬(2006)在另一文献中还探讨了个人快速交通系统中自动车

7、辆的小型化,高站台的密度,高车辆高出率和实时车辆分配系统将会有效降低成本和减少视觉侵扰。[1]笔者认为,本文所研究的个人快速交通系统,是一种能以“合理的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提供高质量服务,并保证全社会都能平等地获得交通机会”的新型交通方式,具有经济高效、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可持续等突出特点。PRT系统主要由PRT车辆轨道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及通信系统四大部分组成。J.EdwardAnderson(2000)根据PRT的组成部分,提出设计最优PRT系统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有:车载量,岔道转换,导轨,车辆,系统控制,车

8、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以及弧形导轨,操作模拟,功率和能量的计算。[10]同时也针对这些技术特征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和遵行的原则。2.3PRT交通系统研究现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了以解决现阶段城市交通问题为目标的PRT课题研究。俞礼军(2007)调查指出,美国是最早研究PRT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