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焊盘及通孔的设计规范

PCB板焊盘及通孔的设计规范

ID:47432297

大小:1.3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11

PCB板焊盘及通孔的设计规范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PCB板焊盘及通孔的设计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CB设计工艺规范1.概述与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印制板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工艺规范,适合于公司的印制电路板设计。2.性能等级(Class)在有关的IPC标准中建立了三个通用的产品等级(class),以反映PCB在复杂程度、功能性能和测试/检验方面的要求。设计要求决定等级。在设计时应根据产品等级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材料。第一等级通用电子产品包括消费产品、某些计算机和计算机外围设备、以及适合于那些可靠性要求不高,外观不重要的电子产品。第二等级专用服务电子产品包括那些要求高性能和长寿命的通信设备、复杂的商业机器、仪器和军用设备,并且对这些设备希望不间断服务,但允许偶尔的故障。第三等级高可靠性电子产品包括那些

2、关键的商业与军事产品设备。设备要求高可靠性,因故障停机是不允许的。2.1组装形式PCB的工艺设计首先应该确定的就是组装形式,即SMD与THC在PCB正反两面上的布局,不同的组装形式对应不同的工艺流程。设计者设计印制板应考虑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流程问题,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慎重考虑。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应该优选表1所列形式之一。表1PCB组装形式组装形式示意图PCB设计特征I、单面全SMD单面装有SMDII、双面全SMD双面装有SMDIII、单面混装单面既有SMD又有THCIV、A面混装B面仅贴简单SMD一面混装,另一面仅装简单SMDV、A面插件B面仅贴简单S

3、MD一面装THC,另一面仅装简单SMD3.PCB材料3.1PCB基材:PCB基材的选用主要根据其性能要求选用,推荐选用FR-4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基板。选择时应考虑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热膨胀系数(CTE)、热传导性、介电常数、表面电阻率、吸湿性等因素。3.2印制板厚度范围为0.5mm~6.4mm,常用0.5mm,0.8mm,1mm,1.6mm,2.4mm,3.2mm几种。3.3铜箔厚度:厚度种类有18u,35u,50u,70u。通常用18u、35u。3.4最大面积:X*Y=460mm×350mm最小面积:X*Y=50mm×50mm3.5在印刷板的上下两表面印刷上所需要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代号等,例如

4、元件标号和标称值、元件外廓形状和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等。丝印字符要有1.5~2.0mm的高度。字符不得被元件挡住或侵入了焊盘区域。丝印字符笔划的宽度一般设置为10Mil。3.6常用印制板设计数据:普通电路板:板厚为1.6mm,对四层板,内层板厚用0.71mm,内层铜箔厚度为35u。对六层板,内层厚度用0.36mm,内层铜箔厚度用35u。外层铜箔厚度选用18u,特殊的板子可用35u,70u(如电源板)。后板:板厚用3.2mm,铜箔厚度用18u或35u.对于四层板,内层板厚用2.4mm,内层铜箔用35u。3.7PCB允许变形弯曲量应小于0.5%,即在长为100mm的PCB范围内最大变形量不超过0

5、.5mm。3.8设计中钻孔孔径种类不要用的太多。应适当选用几种规格孔径。4.布线密度设计4.1在组装密度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低密度布线设计,以提高可制造性。推荐采用以下三种密度布线:4.11一级密度布线,适用于组装密度低的印制板。特征:组装通孔和测试焊盘设立在2.54mm的网络上,最小布线宽度和线间隔为0.25mm。,通孔之间可有两条布线。4.12二级密度布线,适用于表面贴装器件多的印制板。特征:组装通孔和测试焊盘设立在1.27mm的网络上。最小布线宽度和线间隔为0.2mm。在表面贴装器件引线焊盘1.27mm的中心距之间可有一条0.2mm的布线。4.13三级密度布线,适用于表面贴装器件多,

6、高密度的印制板。特征:组装通孔和测试焊盘设立在1.27mm的网络上。在表面贴装器件引线焊盘1.27mm的中心距之间可有一条0.2mm的布线。2.54mm中心距插装通孔之间可有三条0.15mm的布线。最小布线宽度、焊盘与焊盘,焊盘与线,线与线的最小间隔大于等于0.15mm。导通过孔最小孔径为0.2mm,可不放在网格上。测试通孔直径最小为0.3mm,焊盘直径0.8mm,必须放在网格上。4.2线路,焊盘在布线区内,布线区不允许紧靠板边缘,须留出至少1mm的距离。4.3在印制板设计时,应注意板厚、孔径比应小于6。5.焊盘与线路设计5.1焊盘:5.11焊盘选择和修正:EDA软件在封装库中给出了一系列不

7、同大小和形状的焊盘。选择元件的焊盘类型要综合考虑该元件的形状、大小、布置形式、振动和受热情况、受力方向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可选择库中的优选焊盘。对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应做适当修正。5.12对使用波峰焊接和再流焊接的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焊盘应采用不同的焊盘标准。5.13对发热且受力较大、电流较大的焊盘,可设计成“泪滴状”。5.14对插件元器件,各元件通孔的大小要按元件引脚粗细分别编辑确定,原则是孔的尺寸比引脚直径大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