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

《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

ID:47434519

大小:17.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1

《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_第1页
《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_第2页
《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_第3页
《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_第4页
《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背影》微课——《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鄂州市蒲团中学陈芬一、微课题目:《背影》的动作细节描写 二、教学思想: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记事抒情散文,文字凝练优美,感情饱满深沉,从中国人最关注的角度——伦理,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因此,无论从写作技巧方面,还是从伦理道德方面,我们都可以从中挖掘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个微课,我从人物动作描写入手,让学生领悟深沉的父爱。从这一点说,我觉得在这个微课中,我们可以带给学生两个东西,其一,写作技法之巧;其二,传统美德之善。 三、教学特色: 从人物刻画的细微之处:人物动

2、作细节描写挖掘寓意深刻的父爱主题,是这个微课的教学特色。微课只分析了《背影》中感人至深的背影:望父买橘。从父亲的动作细节描写切入,让学生深刻领悟父爱这个主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望父买橘中父亲动作细节的分析,领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细

3、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爱。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背影》是散文名篇,读来感人至深, 这节微课重点讲解《背影》中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我们知道,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一共描绘了四次父亲的背影,其中以望父买橘的背影最为感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来刻画父亲背影形象的。 (二)教学过程      课文片断: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

4、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朗读,学生归纳:作者刻画望父买橘的时候,为什么是如此的感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运用了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那么什么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呢?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即准确、细致、生动地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父亲买橘的动作细节描写,看看文章表现了什么? 播放幻灯片: 1.      请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

5、,例如: 走路的姿势、 爬月台动作……教师:首先,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蹒跚这个词语写出了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 动作描写,“探”可看出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地将腿伸下,一步一步直到接近地面的艰难过程。 “攀”,写出月台的高度,因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是非常吃力的; “缩”,写出了父亲两脚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掉下去的危险。 “倾”,父亲身体肥胖,

6、自然不像小孩子那样灵便,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描绘得很深刻。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 教师总结:通过这四个动词描写,表现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艰辛,一个父亲子买橘艰难、蹒跚的背影跃然纸上。 既然父亲过铁道、爬月台如此艰辛,父亲又为什么还坚持为我买橘呢? 播放幻灯片: (1)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2)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为儿子解渴。是啊,父亲背负着家庭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在囊空如洗的情况下,还要为已满二十岁的儿子

7、去做一件自己根本不能胜任的事情,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凝结着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又伟大的爱。(三)课堂总结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重点刻画父亲月台买橘的场面,在回忆中不断放大那些曾经可能忽略的细节,由此唤起自己、唤起读者内心的那份感动。感动父亲艰难困境中细致入微的关怀举动,感动父亲无以言说而深沉的爱的表现。分析这一场面的动作细节描写,它告诉我们:这就是亲情,它细致入微,细水流长,伴随我们的一生。(四)布置作业请描写一个场景:回忆初中开学第一天,父母送你上学的场景。要求:1.抓住某个细节进行

8、描绘,必须有人物动作细节描写。2.150字左右。谢谢观看。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