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不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ID:47435745

大小:40.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1

不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不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指在确定个案对象的基础上,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辅导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连续辅导。通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内心感受和自我认识的发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最终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时期向青春期过渡的一个必须时期,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段。一方面他们尚未成熟,可塑性较大;另一方面,他们开始以自己的眼光认识社会,观

2、察和思考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使得初中学生在对很多事件和关系的应对上,既容易反应强烈、情绪化,又缺乏处理经验,因而导致部分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控能力差。在心理上、行为上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持续跟踪调查,分析他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和行为方面对他加以辅导,帮助他矫正不良习惯,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和改善人际关系。一、成长背景及家庭背景小A,男,12岁,现为七年级学生。在小A的家庭中,妈妈是真正的“一家之主”,有着很大的权威

3、,对爸爸和他随意指挥;爸爸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唯唯诺诺地,人显得窝窝囔囔。同时,自从生下小A后,妈妈就没有再出去工作,十几年来一直呆在家里,整个家庭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为了缓解经济上的窘境,爸爸不得不一个人打两份工,他白天在外面干速递员的活,晚上还要到厂里去值夜班,所以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地,每天待在家的时间极少。小A对爸爸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喜欢爸爸,因为爸爸对他比较溺爱,对他的要求一般都是百依百顺;但有时又觉得爸爸过得很可怜,因为他在家里老是被妈妈呼来唤去,没有地位,没有做人的尊严。妈妈是家里唯一令小A畏惧

4、的人,教育他的责任全落在妈妈身上,但她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是痛打和恶言恶语痛骂的方式。二、问题行为的原因6小A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内心的想法是:长大后至少不能像爸爸那样做个窝囊的男人。所以尽管他不去刻意模仿妈妈,但由于受妈妈言行的长期的耳濡目染,他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与其妈妈非常相似。他想做一个强者,至少在一群同龄人中他应该是个强者。我在和他的谈话中曾经问过他,最喜欢哪本书。他答,三国。“最崇拜三国中的哪个人物呢?”“曹操!“为什么?”“因为他够狠!”这就是他的信条,只有做人够“狠”,才不

5、至于在人前吃亏,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这样去实践的。他在老师和学生中的口碑很差,家长也认为其不可救药。如果说在小A身上所产生的问题一方面要归于家庭教育的话,那另一方面,与其小学阶段学校的环境有关。据小A说,他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小学中就已经在不断地“上演”了,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呢?在他前几次犯错误时,老师找他谈话,进行批评教育。但当他犯错误的次数多了,老师就把他归为“教育不好”的那一类学生,不去管他了,任其自由发展。在他的心目中认为家长和老师都对他失望了,他失去了纠正自己错误行为的勇气和动力,因此他就自暴自弃,其所作

6、所为也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三、问题行为的概述小A同学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1、破坏课堂纪律行为。2、家庭教育问题。3、人际交往问题。1、课堂纪律问题几乎所有任课老师都对小A同学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小A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恨”是因为他上课爱乱插嘴讲话,喜欢通过嘲笑和讽刺同学的回答来表现自己,有时甚至是脏话粗话,屡教不改。小A自我表现欲强,喜欢炫耀自己,自我控制能力弱,经常破坏课堂纪律。2、家庭教育问题小A同学在家不服父母的管教,逆反心理强。他的父亲性格懦弱内向,木讷寡言,对儿

7、子没有约束6力。母亲在家休息养病,虽然她也经常对儿子进行教育,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有时发起火来,用粗话脏话骂儿子,脾气急躁。通过对小A的家访,以及与他的父母和他本人的谈话,我可以大致地勾勒出小A家庭教育的问题。(1)妈妈严厉的高压教育。(2)爸爸温和的溺爱教育。(3)父母教育方式走向两个极端,使他在两个不同的教育方式之间寻找空间。3、人际交往问题小A同学在课后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对同学嘲笑、辱骂,用无中生有的事情来开玩笑,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是: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

8、爱打人、不尊重同学老师等。四、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纠正1、对课堂行为的矫正――激发学生的潜能,创造成功机会对小A同学上课喜欢表现自己,打断和嘲笑别人的回答,爱插嘴讲话等现象,从心理学上来分析,有自我表现欲,想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如不能如愿,他便会恶作剧,用破坏性的手段来扰乱班上秩序,让人人为之侧目。他宁可受痛打,也不愿被忽视。这说明,学生需要别人对他关注。教师首先要欣赏学生,然后再称赞学生、激励学生,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