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含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含答案

ID:47438104

大小:651.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1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含答案_第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含答案_第2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含答案_第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含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魏孝文帝改革45分钟课堂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48分,材料题52分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3、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学会先

2、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6、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鲜卑贵族         C.汉族地主        D.封建国家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3、 ①整顿史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文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

4、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10、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11、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12、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

5、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13、3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材料三 材料四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

6、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9分)(3)你认为材料一、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8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8分)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三次改革的异同,侧重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

7、。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3)问要依据材料作答。第(4)问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6分)(2)内容:梭伦的“解负令”、商鞅废除井田制、孝文帝迁都和汉化政策。(9分)(3)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政策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8分)(4)共同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